京东|京东能实现零售的“三位一体”吗?( 二 )


显然 , 努力实现全网最低价的京东 , 正向这个目标靠拢 。
A
京东的价格管理机制
京东超市体验与生态部负责人谭桥英记得 , 公司对价格重视度被提到尤为重要的位置是在2019年 。
2018年底 , 上任不久的京东商城CEO徐雷带着商城核心高管 , 花了4天4夜 , 讨论京东商城的新战略 。 次年 , 京东零售开始对员工进行NPS(用户体验指数) , 体验类指标成为KPI , 其中一个考核指标就是价格 。
从那时起 , 京东超市规定所有商品如果要提价 , 必须报到总监层面单独审批 , 要面临严苛的审核和问询 。
不难看出 , 在打出“全网最低价”旗号前 , 京东已经完成了价格管理的机制建设工作 , “追求低价 , 是京东所有老板们共同的心愿 , 京东对低价的追求一直没有丢过” , 谭桥英说 。
字母榜获悉 , 目前每个事业群都有专门负责价格管理的团队 , 周会将产品价格情况整理成报告 , 同步给采销人员;部分部门正进行试点 , 直接将价格作为采销的考核指标之一;内部还会进行低价的文化宣导 , 实行低价的激励机制 。
显然 , 与几年前相比 , 眼下京东对低价的追求更为坚决 , 而双11正是京东发起“全网最低价”后面临的首场战役 。
在京东的比价体系中 , 70%的商品是由系统完成比价 , 剩下的30%则需要人工比价、人工追价、实时核验 , 其中消费者关注度高和销售量好的上千款商品 , 则是核验的关键 。
据字母榜了解 , 除了会与其他平台比价 , 采销人员同时会进行与直播间的比价 。
“整个京东都在打全网最低价的心智” , 谭桥英说 。 要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容易 , 而在大促期间 , 面临的情况则更为复杂 , “在时间紧急、且涉及众多沟通方的情况下 , 最重要的是各方要形成共识——把低价当成第一要务 , 这是基础 。 ”
在共识基础上 , 则是利用工具和组织链路快速完成价格的监测和调整 。 在大促期间 , 京东采用了比如内部共享空间 , 所有关于异常价格的信息线索 , 都会被集中放到空间内 , 相关采销、负责人会根据线索快速调整 。 “早上收到消息 , 可能到上午10点 , 所有采销人员就已经达成共识了 。 ”
B
低价商品销量增长显著
与日常销售相比 , 大促期间的价格体系更为复杂——既包括单品优惠 , 又包括平台优惠 , 比如跨店满减和超级百亿补贴 。
今年双11 , 京东继续坚持618的跨店满减优惠机制 , 即“每满299元减50元”——恰好比天猫的“每满300元减50元”的门槛低了一元 , 同时新增了每满1000减100 , 最大限度覆盖更多商品 , 与行业进一步拉开差距 。 而这并非偶然得来 。
“今年618 , 我们还是延续一直以来的优惠力度——每满200减30 , 但天猫随后发布了每满300减50的机制 , 体感上 , 可能比我们的更好些”京东零售大促业务负责人Kelly说 。
新的问题摆在京东面前——要不要调整满减门槛?调整到怎样的门槛?大促业务部门与各个事业群负责营销的负责人连续开了几个会 , 讨论这些新问题 。
数次讨论会后 , 跨店满减业务得出了两种方案:其一是不调 , 各个品类向用户提供品类优惠券 , 但缺点是需要用户领券、且促销池不同 , 操作成本较高;其二是调 , 继续强化京东是618主场的心智 , 满减门槛就比天猫低一块钱——每满299元减50元 。
距离活动开启仅余一周时间的零售业务早会上 , 这两种方案被提交给了京东零售CEO辛利军 , 辛利军的建议是第二种 , 并征集了各个业务的意见 , “如果没有意见 , 就按照主场最优的方案解决 。 ”管理层的想法是 , 既然以低门槛高折扣的优惠为初衷 , 就不如一步到位 , 而整个决策时间大约1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