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多方协同育人,走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 | 学院( 二 )
此外,学院实施校企协作的“双师+双责”制,严格把关、挑选培养目标一致的优质企业,构建“优进劣出”动态更新的“企业池”。每年,都有几十家企业带着远超学生实习需求的岗位,竞相争取二十余个企业合作“名额”。如今,以中国电信等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企业池年均更新20%。在10余年实践中,100余家企业和5000余名学生实现共赢。
为校企协作增加“第三方”力量, “一会两院”创新育人机制
多年来,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怪圈”:企业往往缺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并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10年,依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和上海大学组建了翔英学院和翔英书院,并成立社会组织、学校、企业组成的理事会,实施“一会两院”制。即理事会负责办学指导,包括协同各方利益需求,汇聚资源、决策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重大事项,并任命翔英学院和书院院长;翔英学院作为卓越人才培养的主体,开展校内教学、科创实践以及企业联合培养;翔英书院作为课外育人有效支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学院+书院”育人平台。
文章插图
理事会通过教学质量评估,组织全国高教界、产业界等专家学者为翔英学院的新工科人才创新培养过程“把脉开方”。时时追踪产业前沿,更新以“硬件+软件+数据”为内涵的课程,以及与之配套的进阶型创新项目,建立科学的能力考核与评价制度,拓展认知启发类项目等等。
学院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内容,并将课程学分提升到5个学分,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为了兼顾学生考研和公司安排,调整校企联合培养时间,延长了大三第一阶段实习时间,增加了暑期一个月,协调了大四第二阶段顶岗实践与毕业设计时间。
在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和鞭策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广受认可。2018年1月,学院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多方协同育人的先进通信与数据产业化学院建设”,依托翔英学院打造“卓越工程计划”的升级版。2020年,获得上海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的高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十余年来,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工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已在全校其他工科专业乃至全国高校中推广。未来,学院仍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教育改革成果,真正助力教育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文章插图
重塑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项目探究型学习模式
几乎每一名上海大学学生在大一期末,由于大类招生制度,都面临着选专业的抉择。在这所专业选择丰富的综合性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出了名的“苦”和“累”,但每年不少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都对这里心向往之。
在这片特殊的教学改革“试验田”里,30余门专业课均采用创新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由3-5名学生组成项目团队,通过生生协作、师生研讨、项目验收和答辩等形式,每年全院本科生完成项目约2000组,四年人均完成项目约20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迅速在动手实践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和分工。
学生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动手做实验
亲手制作一个智能感应路灯、实现视觉图像算法、焊接电路板并编辑内部程序……一个个需要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项目,均来自产业的现实需求。
- 合规|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月16日报道:1月15日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内部啥样?跟着读者公测先睹为快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地震救人新突破!中科院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 单片机|OPPO最新实验室曝光: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打造,将加速新技术研发
- 上海这家独角兽企业,把工厂工人变成“超人”
- 全上海都在推进这项工作,徐汇区为何要专门强调这两点?
- 上海尊宝音响多款产品获《影音极品》器材大赏奖项
- 湖南|湖南着力推进5G应用发展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5G加速港启用
- 腾讯&复旦大学元宇宙报告,七大分类构造元宇宙生态,“元宇宙率”定义行业标准 | 智东西内参
- 显卡|这所新大学仅成立四年,就被华为选中并签约,它到底是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