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多方协同育人,走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 | 学院

专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多方协同育人,走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 | 学院
文章插图

随着5G通信标准落地,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让先进通信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交叉融合中,通信技术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一环。为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深度赋能,人才是关键。
聚焦重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力图破解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两张皮”现象。为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实践教育效果不佳、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缺乏等问题,学院通过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协同,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育人机制四个方面构建高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长达十余年的探索中,学院践行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多方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构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创新模式。
专注先进通信产业前沿,培养面向未来的行业领军人才
为尽快突破5G核心技术、推动5G应用创新,先进通信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格外迫切,高校也在加快培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紧随产业前沿的最新发展动向,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行业领军人才。
近年来,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原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新工科专业。
正如通信软件是工厂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肩负着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系统的关键任务,如果没有高效可靠的通信链路,工厂自动化和检测系统就会失去意义。在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不只重视培养学生掌握传统通信领域的硬件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产业能级的新兴技术同样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既精通软件又懂得通信硬件技术的人才,满足了我国5G技术突破所亟需的复合型人才要求。
一张漂亮的就业“成绩单”显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一批德才兼备的高阶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学院不仅连年就业率100%,就业质量也令人欣喜。近几年,超半数学生继续深造,47%出国深造学生进入QS世界排名前50大学。在选择就业的学生中,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比例年均40%以上,其中,在华为、中兴等知名通信企业的就业人数居国内一流学科高校前列。不少人手握多个offer,还有本科毕业生就被华为公司以研究生待遇录取。
专业教学全面改革,以创新项目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如果大学的专业课程仍在使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出版的教材,学生显然远远跟不上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以教师授课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体系,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11年起,启动了专业课程教学全面改革。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廷云介绍,学院将行业发展引入专业导论课程,产业需求引入学科基础课程,新兴技术和科技前沿融入专业课程,产业项目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实现学生从专业认知能力到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从设计、研究能力到综合创新能力的进阶,最终形成高阶创新思维。
专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十年磨一剑,多方协同育人,走出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 | 学院
文章插图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学院联合几十家行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进阶式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基础课题、实践课题、多元化综合项目、多类型毕业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实践,逐步提升学生高阶的创新思维。大一开展以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的基础性实践,大二校企联合设立专业课程实践课题,大三大四实行校企交替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创新实践教育,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高级思维。目前,学院建立7门企业管理和工程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课程24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获得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计划80项,各类竞赛获奖145项,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