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从亚马逊波动看估值假设的重大变化

阿里巴巴|从亚马逊波动看估值假设的重大变化

亚马逊与美国不少高科技上市公司面临着类似的情形:业务增长空间遇到天花板 , 增长速度下滑甚至进入负增长 , 而目前似乎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 。 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中 , 增长率假设已经从原来乐观的高增长转为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 认为其无法维持原先假定的高成长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
本刊特约作者郭永清/文
2022年10月 , 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 不及分析师预期 , 而且下个季度的业绩展望同样令人失望 , 因此投资者纷纷开始抛售其股票 , 导致该公司股价连续暴跌 。 而亚马逊股价在2021年11月18日达到峰值时 , 市值一度接近1.9万亿美元 。
除了亚马逊 , 在美股10月收官之际 , 美国多家科技巨头披露业绩 , 多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 令投资者信心接连受挫 , 其中 , 亚马逊、谷歌、META以及微软等巨头的总市值于2022年10月最后一周5个交易日中 , 累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4万亿元 。 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到过去一年 , 可以发现 , 上述公司除了苹果相对坚挺以外 , 其他公司都已经步入了下跌的漫漫长途 。 曾几何时 , 这些公司都是美国高成长型公司的代表 , 就像意气风发的少年 , 然而 , 如今却增长乏力 , 成为了油腻的中年 。
根据亚马逊披露的财报 , 公司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271.01亿美元 , 与上年同期的1108.12亿美元相比增长15% , 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为28.72亿美元 , 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31.56亿美元相比下降9%;每股摊薄收益为0.28美元 , 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31美元 。 从财务数据看 ,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 净利润略有下降 , 业绩看起来还比较稳定 ,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的剧烈反应 。
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市场对亚马逊的估值假设发生了转折——从亚马逊上市以来到2020年 , 市场将亚马逊视为成长型科技公司 , 但是从2021年开始 , 市场则对其成长性开始产生怀疑 , 而进入2022年 , 市场则认为其无法维持原先假定的高成长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
业务结构
那么 , 市场的判断是不是合理 , 也就是说 , 市场是不是有效?我们需要通过详细分析亚马逊的业务构成来得出结论 。
季度报告相对来说披露的信息比较简化 , 因此 , 我们查阅了亚马逊2021年度年报 。 在年报中 , 亚马逊表示: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 我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竞争对手为中心 , 对发明的热情 , 对卓越运营的承诺 , 以及对长远的思考 。 在我们的每个细分领域 , 我们服务于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体 , 包括消费者、卖家、开发人员、企业、内容创造者、广告商和员工 。 我们将我们的业务分为三个部分:北美、国际和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 这些部门反映了公司评估其业务表现和管理其运营的方式 。
但是 , 从其细分领域和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来看 , 亚马逊赚钱的主要模式包括:
一是通过亚马逊商店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 从消费者手中赚钱 。 亚马逊通过在线商店和实体店为消费者服务 , 专注于选择、价格和便利 , 以使数以亿计的独特产品由亚马逊和第三方出售 , 跨越几十个产品类别 。 亚马逊还生产和销售电子设备 , 包括Kindle Fire平板电脑 , Fire电视 , Echo和Ring , 同时开发和生产媒体内容 。 此外 , 亚马逊还提供订阅服务 , 如Amazon Prime , 这是一个会员计划 , 包括数百万件商品的快速、免费送货、获得获奖电影和电视剧以及其他福利 。 对于这部分业务 , 最主要的数据就是消费者数量增加情况、活跃消费者数量、消费者订单均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