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时代分岔口上,阿里做了选择( 二 )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 , 造芯 , 更是一场少数人的勇敢者游戏 。
但是 , 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 , 对算力的需求在指数级提升 。
如何更高效生产、利用算力?这是摆在互联网公司面前的现实问题 , 也是生存问题 。
在软件、操作系统、架构等方面 , 大家已经卷无可卷 , 进步缓慢;
所以竞争必然进入到硬件底座 , 像超算中心、服务器、存储 , 以及最核心的芯片 。
互联网公司造的 , 一开始基本上是专用芯片 。
英特尔CPU、英伟达GPU , 属于通用芯片 , 很好、很强大、也很贵;
所以像AI训练、视频处理、图像编码等功能 , 就让自己研发专用芯片去替代 , 既是性价比之选 , 也是造芯玩家们的新手村 。
阿里的倚天710 , 就是这样从边缘到核心 , 造出来的首款通用型CPU 。 其性能跑分高出业内标杆20% , 能效比提升了50% 。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布 , 在未来两年 , 20%的新增算力都要用上自研芯片 。
翻译一下 , 就是:芯片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 生态闭环形成了 。
功夫是纤毫之争 。 在芯片研发这一役上 , 阿里率先攻入了腹地 。
在此之后 , 从软件到硬件 , 再到生态和市场 , 阿里走过了苹果们走过的路 , 形成螺旋向上的闭环 。
接下来 , 就是算力的又一次解放 。

人类每次生产力的更迭 , 都会引发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春秋战国 , 铁器时代到来 , 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 ,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让经济成为国家的主导力量;
19世纪的末尾 , 电力大规模应用 , 工业生产值飞跃 , 世界头把交椅越过大西洋 , 从英国变成了美国 。
最近一百年 , 同样的故事 , 主角换成了算力 。
二战时期 ,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 研发之初就是为了计算导弹弹道 。

ENIAC计算机
当时 , 这项任务要上百名计算员 , 花20小时才能算出来 , 而ENIAC只需30秒 。 号称 , 导弹还在天上飞 , 它就能算出弹道结果 。
手握利器 , 杀心四起 。
中国在1959年 , 成功研发出104型通用电子计算机 。

中国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4型机
机器一共造了两台 , 一台送去造原子弹 , 一台送去造火箭 。 科学家们从埋头敲算盘、手摇式计算机里 , 解放了出来 。
罗布泊传来一声巨响 , 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
算力革命 , 给了研发创新一个加速度 , 促成了人类科技新的爆炸 。
如果要给这个加速度 , 画一条曲线 , 那就是摩尔定律 。
半导体芯片发明后 , 成为新的算力物质载体 。
戈登·摩尔 ,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 提出了:芯片中晶体管数量每24个月翻一倍 , 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
算力成为创新的基石 。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勘探、气候测算 , 一切神秘的面纱都被揭开 。
如果世界就此发展下去 , 如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 应该是英特尔 。
但我们知道 , 答案并非如此 。
1999年 , 《黑客帝国》上映 , 全球的观众看着那一串绿色的字符 , 如瀑布般一泻而下 。
那是世纪末的预言 , 也是新世纪的兴奋 。

电影《黑客帝国》剧照
人类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闭眼狂奔 , 拥抱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世界 。
在天涯论坛和各路聊天室里 , 天南海北的人一边指点江山 , 一边问你是GG还是MM?
在网络游戏世界 , 毛头小伙子指挥着像素点阵、棱角分明的角色 , 相互攻城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