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创业补贴,骗创业补贴政策


骗创业补贴,骗创业补贴政策

文章插图
如果不是孵化器里的朋友和作者聊天,很难想象作弊补贴在创业圈的传播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早期发展的支撑,补贴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 。就像最早的补贴大战一样,补贴被单项账单骗了 。然而,随着补贴的减少,平台的规划现在已经很少了 。但是,在陕西的创业圈里,这种集体骗补贴的现象随着市场的逐渐规范越来越严重 。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二流的西安军团 浮躁的全民创业大潮
之所以叫Xi安军团,其实是指整个陕西省的创业环境 。毕竟集中全省资源在西北城市建设省会是正常的 。无论是陕北羊肉电商,还是陕南土特产O2O,最终的销售渠道和推广区域主要在xi安,所以笔者用的是xi安而不是整个陕西市场 。为什么是二流的?其实不是项目本身的好坏,而是浮躁的氛围 。没有最差的项目,但有最容易上手的企业家 。至于Xi安的创业氛围,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过 。总而言之,就是“无精打采” 。这种无精打采,不是指身体的迟钝,而是指思维的滞后,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多学习,不愿意去触碰前线,就像一个人在套子里,自己一个人快乐 。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全国城市创业数据,Xi安排在最后五位,仅次于成都和郑州 。不仅是这种数据落后,作为Xi人,他们实际能感受到的创业氛围也很淡 。JD.COM、百度、饿了么、美团在生鲜、外卖领域进攻城市的时候,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本地平台的冲击,或者本地没有这样的平台,小作坊也不算 。
笔者有一次参加美国行业的地方聚会,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互联网冲击下,传统美容院如何转型?在场的人哑口无言 。一位店主承认没有技术,没有团队,没有规划,主持人又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他在上海和杭州开店,他还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吗,但答案出乎意料 。原因很简单 。北上广大家都在转型,我们得跟进 。Xi安本身竞争很小,没必要投资转型 。通过这件小事,我感觉到Xi人的思维中缺乏互联网、创业、转型,而这种思维的滞后,直接让Xi安创业总队被锁定在二线位置 。
天价鸡蛋遭遇水土不服 好项目遭遇落地难
如果说市场的浮躁造成了Xi安创业氛围的萧条,那么在项目中拍摄猫和老虎的照片,将会把这种萧条变成一场灾难 。都说项目难求,于是很多本土企业家走上了南学之路,把一线城市的项目带到Xi安,寻求复制模式 。模式复制没有错,既降低了试错成本,又节省了一些品牌推广成本,但难点在于如何提升本土化 。尤其是对于一些社区O2O项目来说,一线和Xi安的差距非常大 。消费水平、用户接受度,尤其是价格因素差异很大 。
举个例子,房地产行业开始做农产品(陕北羊肉) 。在Xi,尤其是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衰退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作为乙方,开发商营销费用的萎缩,项目的减少,迫使很多老房产主转行,其中不乏看好高端农产品市场的人 。鸡蛋能卖多少钱?有人吃五块吗?它确实存在于沿海地区,但不存在于Xi 。诚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对天然成分的要求也更高,但直接将消费预期提高5倍,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呢?当然,并不是鸡蛋本身不值五块钱,而是补贴给当地农民的冷链运输、营销、包装的费用,才五块多 。出发点有很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包装和采购,证明这个鸡蛋是绿色健康无污染的,但是容易陷入被叫好卖不好的尴尬 。同样的土特产,羊肉,土鸡.朋友们卖的所有产品都处于这种尴尬中,于是卖羊肉就改成卖烤羊肉灶,卖鸡蛋配挂面就开始卖套餐了 。从南方引进的项目遇到了Xi安的水土不服,普通人夸原生态,但也喊买不起 。
骗补现象横行 谁在创业浪潮中投机倒把
市场低迷、项目不落地直接导致标题所列问题,即——骗补贴、孵化器骗相关部门创业补贴、创业者蹭孵化器补贴 。补贴本身没有错 。政府要打造创业集群,以创业转移就业压力,吸引孵化器入驻,提升影响力 。他们会补贴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切入,创业嘛,不缺想法不缺热情,缺的就是钱,很明显这种前期扶持是必要的 。
在西安,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就有大量的政府补贴政策,其中就包含政府担保的风险投资,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单个企业300万的额度 。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等 。针对个人贷款补贴还好,针对孵化器的补贴可是真金白银,3月底,西安市就为2015年认定的碑林动漫产业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等36家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服务平台发放895万一次性孵化补贴资金 。
这还只是一个区的,放眼到全市全省这样的补贴是巨大的,而出问题的骗补现象就出现在孵化器这里 。虽然西安是内陆城市,但随着风头的狂飙突进,提供办公场所和创业服务的孵化器,也面临北上广同样的问题,入驻率低,租金入不敷出;创业服务专业度不够,使用频次低 。如此困境下,孵化器的运营成了赔本的买卖,以西安的标准算,一个工位租金500块到1000块之间,即使在租满的情况下,减去运营成本,依旧是亏钱的,紧靠出租工位的方式是挣不了钱的,而孵化器标配的财务、招聘、法务、市场、培训等创业服务,实际的需求也很小,只能说是配套,距离盈利模式还很远 。那么在盈利渠道被堵死的前景下,补贴就成了能否走下去的唯一渠道,以西安《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的补贴政策,孵化器按照国家级,省市级不同,有关部门分别给予100万、50万不等的奖励补贴,还不包括各级部门叠加的资金,对于靠出租工位为生的孵化器,补贴才是真正的收入来源 。
而当创业者或者有关部门去考察参观,看到的就是多个众创空间的项目被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虚假繁荣的错觉 。当然有关部门也不傻,在补贴的同时还和孵化器签有协议,每年完成多少团队入驻,多少团队完成投资计划等,完成后给补贴 。为了满足约定的任务,吸引的创业团队也开始缩水,原本的科技,农产品,电商等高大上的项目也被微商,淘宝店,营销工作室代替,入驻的门槛不断降低,项目质量得不到保证,拿到投资也是天方夜谭 。尤其是在三四线的孵化器里,这种现象尤为严重,高歌猛进的孵化器背后却是投机倒把的骗补乱象 。而针对孵化器的退出机制,虽然有定期考核,但在高歌猛进的鼓励浪潮中,考核却显得微不足道 。
如何走出困境 根源在于打通资金渠道
说到底,孵化器骗补的根源还是在于缺钱,我们不能因为有骗补现象而去否定孵化器这种形式,一棒子拍死所有人 。既然创业没错,孵化器没错,中间却出现所谓投机倒把的现象,问题一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关部门监管机制的漏洞,孵化器资金渠道的堵塞,以及最重要的创业者本身的心态问题 。
首先,关于孵化器的退出机制,最早看到的应该是2014年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集聚区管理办法(试行)》,表述为对严重违法违规或违反创业孵化集聚区管理规定的入驻企业,及时清理,限期迁出创业孵化集聚区 。此后在山东也有类似政策,对入住一年后,专家审核小组将再次对项目发展和进度进行分析,那些发展无望、后续无力的项目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四川的园区也有考核机制 。假设该企业入驻时,承诺在3年或者5年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或者其项目推进到什么样的地步,园区将会定期对该企业项目推进进行考核,如果不达标,则将会面临被园区清退的风险 。
可以发现,以上的清退政策多是孵化器面向入驻企业的考核,而真正有关部门考核孵化器本身的退出机制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政策上的空隙是直接导致投机倒把骗补行为的根源 。这种政策的束缚对于二三四线城市创业孵化器的困境尤为重要,在一线尚有入驻项目本身的竞争淘汰机制,这种竞争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入驻项目的质量 。但在二线城市,孵化器要靠项目满足“补贴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只靠这种行业自我淘汰竞争,就会演变为放任自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孵化器退出政策亟待出台 。
其次,政策的出台可以从机制上进行约束,但也容易形成一刀切的后果,要想让孵化器持续健康运作,归根结底还是资金的引入,缺钱是根本,尤其是二线三线 。资本本身是趋利的,并不会因为二线的孵化器困境而有所怜悯,除去政策导向,能吸引资本的还是好的项目 。好项目能吸引资金,资金可以救活孵化器,这样逻辑就通了 。提高准入门槛,区分创业和小生意,入驻项目需要有用户量,需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即便现在不能变现,但起码得有流量,是真实的市场需求,类似于早餐外卖这种费时费力不讨好的创业项目就该被拒之门外 。门槛的提高保证项目的质量,质量又可以转化为对资本的吸引力,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
第三,创业者的心态 。开微店算创业吗?算,但距离孵化器的这个阶段还有距离,笔者更愿意把它形容为小生意 。小生意可以靠热情,但创业一定要有规划,要有风险预估,还要有心态的调整 。创业本身是苦逼的,这种苦逼可能是加班,是被拒,是没有用户,如今的创业和80年代的下海经商本质并没有区别,浪潮过后,90%的孵化器会死掉,一半的创业者依旧会回去上班 。在明知苦逼的前景下,如果调整心态,是及时转型退出,还是在孵化器里死磕坚持,这里死磕并不是褒义词,创业也是工作,不挣钱不开心为什么不能换,非要顺着创业浪潮,跟着别人的步子去死磕?能接受成功也要接受失败,相比较外部因素,创业者心态的调整反倒是最难的一点吧 。
已经沦为二流的西安创业军团,目前看到的骗补现象是令人悲观的,并非笔者不爱自己的家乡,去黑什么 。与其蒙在鼓里,真正直面二线城市创业中面临的问题,正视它,一定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
【骗创业补贴,骗创业补贴政策】——商界(微信ID:sj998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