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基因|罕见病迷案面前 她就是福尔摩斯

54岁的吴志英的电脑里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 这是几乎每天傍晚到深夜 , 她都会步入的一个纷繁复杂的神秘世界 。
血样和基因分析、症状、诊断情况、用药进展……这里存放了近3万人的病历 。
“铜娃娃”“企鹅家族”“渐冻人”“瓷娃娃”……这些看似好听的称谓 , 其实有个共同而且不好听的名字——罕见病 。
10月初 , 只有高中学历的云南人徐伟 , 为罕见病儿子自制药物登上热搜;10月15日 , 钱报·小时新闻报道京东副总裁蔡磊对抗罕见病渐冻症引发关注 , 但故事的背后 , 也折射出国内罕见病治疗和用药的困境 。
在这一领域 , 缺少的不仅是药 , 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了解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更罕见 。 ”
而吴志英 , 已经在这个领域里 , 孜孜以求了30年 。
国内唯一罕见病病区就在浙二
6年1.3万人来看病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五病区 , 看起来与普通病区无异 。 U字形的布局 , 坐落着十几间病房 , 日光倾泻 , 一片静谧 。 唯有回廊墙上贴满的各种疾病科普展板 , 才透露出它的特殊身份 。 这些病大多名称古怪 , 鲜为人知 。
这就是国内唯一的罕见病病区 。 2018年中国罕见病目录公布的121种罕见病 , 都在这个病区的综合管理范围之内 。
早上8点到中午11点多 , 从1床走到24床 , 吴志英手中的一叠A4纸上 , 会密密麻麻地飞快记录下24位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新的诊断方向 。
【致病基因|罕见病迷案面前 她就是福尔摩斯】查房结束 , 吴志英和团队主管医生、进修医生、住培生、研究生等十余人挤在仅十平方米左右的医生办公室 , 逐个核对和讨论患者的资料 , 最终确定了部分患者的诊治方案 。
一头干练的短发 , 身披白大褂 , 脚踩一双黑色短跟皮鞋 , 步履匆匆 。 她总是选择最快的路线穿越人潮 。 几位患者和家属拖住了吴志英的脚步 , 一位27岁男孩的母亲请她再去看看自己的儿子 , 一位刚入院的患者希望她先给自己看看……
于是这天 , 吴志英下午1点才吃上午饭 , 一杯咖啡、一个粽子和一小盒曲奇 。 而下午还有两场不同的会议等着她 , 晚上还有研究生组会……
最近3年多 , 她中午几乎未去过食堂 。 更忙的时候 , 连这样的甜点午餐也来不及吃 。
而就在过去6年内 , 超过1.3万名罕见病患者带着期望 , 被收治于这个病区 。
病人突然哭了出来
患病十多年第一次有医生懂他
在罕见病病区 , 吴志英时不时遇到被误诊的患者 , “半数以上都有误诊经历 , 有的误诊长达20多年” 。
2018年 , 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走进她的诊室 。 大学刚毕业时 , 他就开始出现癫痫发作 , 行走也越来越困难 。
过去20多年 , 他奔波在全国各地求诊 , 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三甲医院 。 对疾病的未知 , 将焦虑和恐慌不断放大 , 不仅症状没有缓解 , 他反而出现精神问题 。 后来 , 他碰巧看到吴志英的报道 , 于是 , 把这家医院定为自己的最后一站 。
“这其实就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共济失调 。 ”花了半小时看完资料 , 然后检查 , 吴志英得出一个初步判断 。 对面的他一脸震惊 , “就这么简单?”
一个月后 , 基因检测结果印证了吴志英的诊断 。
另一位快30岁的台州人看了10多年的病 , 却总是被诊断为癔症 , 也就是俗称的“装病” 。 他时不时会出现异常行为 , 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 , 比如 , 坐久了站起来会不舒服 , 不自主地扭动;过马路或走在路上突然加快速度时也会发作……
当他走进吴志英的诊室 , 描述了两句自己的症状 , 吴志英就知道这是自己熟悉的罕见病——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 “这个病的表现很有特点 , 当时我就接过他的话 , 复原他的发作情况 。 ”吴志英记得 , 自己说着说着 , 年轻男子却哭了 , “他说这是10多年来第一次得到医生的共鸣 。 他觉得不可思议 , 说我像身临其境地见过他的发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