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离开了苹果,你还算什么?( 三 )


如果说,海马、江淮是标准的OEM代工模式,那么富士康想做的是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生意。你可以说它有造车能力,当你很难说它有造车实力。
问题三:富士康的顾客会是谁?
据悉,纳智捷和CMC成为鸿华MIH平台的首发客户。
前面说到『FOXTRON』出自鸿华先进,而鸿华先进就是鸿海集团和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裕隆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就是纳智捷的母公司。
裕隆汽车(Yulon Motor)由严庆龄在1953年创办,前期主要生产小轿车,后期兼顾代工;2007年,严庆龄的儿子严凯泰开始探索自主品牌的民用车,并于2009年正式发布纳智捷(LUXGEN)品牌;次年,纳智捷与东风在北京正式签约,确定合资成立东风裕隆。
纳智捷登陆大陆市场后,以捉摸不透的油耗和令人迷惑的设计闻名,关于纳智捷的梗可能比纳智捷的销量还多。
代工|离开了苹果,你还算什么?
文章插图

另一家CMC(中华汽车),它同样也是裕隆旗下的品牌,与纳智捷站在一起,属于卧龙凤雏了。CMC成立初期,同样也是采技术转移的方式生产三菱汽车的商用车产品,直到今天,其仍有一部分销量是三菱品牌的车型。
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三款新车以及MIH平台,初期应该是家人们先试水了。
但自家人玩,肯定赚不到别人的钱。所以富士康后期还是有目标的。那富士康幻想中的客户是谁?十有八九是诸如苹果、小米、滴滴这样的科技企业。它们尚不具备零部件及整车生产的能力,而这些科技企业借助富士康的代工,能更好的聚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软件生态的研发和运营。
问题四:代工思维还能走多远?
新能源的浪潮扑来,产业也发生了变革。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简单,核心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更高,使得模块化供应和硬件共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为提升新兴企业的生存率,需要尽快提升规模、降低成本压力,所以以平台开放与代工生产为代表的产业链共享模式,将成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
富士康现在的优势,在于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经验,同时也具备电子行业的充裕资源和研发经验。但是现在的优势并不等于长期的竞争力,一旦新造车企业度过危险期之后,就不会将量产能力作为优先级的考量。
代工|离开了苹果,你还算什么?
文章插图

从产品本身来看,硬件门槛逐步降低,意味着将无法形成技术壁垒。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所有的新势力几乎都把战场转向软硬结合,智能车机、辅助驾驶、万物互联等等。软件定义汽车是新的技术趋势,何况软件的利润远大于硬件。
问题五:富士康到底想怎么样?
鸿海MIH软件负责人魏国章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传统汽车产业有三个痛点,第一是硬体定义,车子只要落地,就会贬值;二是复杂的架构,导致供应链管理难度提高;最后是封闭系统,新厂商很难参与及开发。
一家车企要想更好地控制成本、拥有长期竞争力,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但研发一个先进、可靠、扩展性强的平台,烧钱又费时,新势力们耗不起。这就是富士康平台的作用了,只要出钱就能提供生产支持,进一步降低造车的门槛。
魏国章表示,希望能够让外界从MIH上看到一个『软一点的鸿海』,让富士康成为新企业进军造车的钥匙——看,我这儿有一个现成的平台,轴距从2750mm到3100mm全覆盖,前驱、后驱、四驱都可以选,车型包括Sedan、Hatchback、MPV、SUV……你只需要设计好LOGO和车身,就可以下单生产了。
代工|离开了苹果,你还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