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下一个顺丰快递?顺丰同城能否突围( 二 )


持续巨额亏损造成的业绩压力是市场诟病的焦点之一。据招股书披露,最近3年,顺丰同城的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3年合计亏损15.56亿元。
在十几公里的配送赛道中有这样一个“怪圈”:快递公司没赚到什么钱,卖摩托车、电动车、卖电动车电池的倒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连贷款买车的金融服务公司都分到了一杯羹。即时配送由于自身的特点,规模效应很低——美团外卖日均单量从1100万单做到了2800万单,这期间都没见到单件配送成本的下降。
对于顺丰同城来说,营业成本支出主要是人力外包成本,2018-2020年占比分别为97.80%、97.30%和97.81%;单票人工成本为15.01、11.26和6.47元/单,且暂时单票收入未覆盖单票人工成本。
这里可以跟成立更早的达达集团做个简单对比。2020年顺丰同城和达达集团的单量分别为7.61和10.57亿单,其中最后一公里单量分别为5.40和7.38亿单;单票收入方面,顺丰同城逐年降低,2018-2020年单票收入为12.45、9.98和6.37元/单,达达集团则是逐年提升,同期单票收入为3.73、4.11和5.43元/单。
【 亏损|下一个顺丰快递?顺丰同城能否突围】单票成本方面,顺丰同城2018-2020年单票成本为15.35、11.57和6.61元/单,达达集团同期单票成本为3.97、3.77和4.47元/单,业务结构差异下单票成本低于顺丰同城。
结合亏损现状,就不免让市场产生疑虑:顺丰同城是否会走上与快递类似的老路,成本控制不利、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依旧要依靠高价来维持利润来源?
《螳螂观察》认为,这也许要看顺丰同城接下来,能否准确且有效地在几个发力方向上落子。
首先,业界人士表示,同城即时配送领域正处于行业上升期,目前即时配送的覆盖率还有限,一二线城市的覆盖密度还远远不够,三四线城市的即时配送更是还有不可估量的空间。考虑到一二线城市市场已呈现饱和竞争的白热化状态,挖掘下沉市场就是下一个争夺新增用户的重点。
其次在骑手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已经拥有了超过280万位注册骑手。配送能力的持续提升、运力池的打造,是其订单履约能力的重要保障,而如何降低骑手成本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更是顺丰同城实现盈利的关键一步。
此外,根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7.7%、67.1%以及61.2%。比重超过半数,如此粘性对于顺丰同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需要保持的客户优势。接下来能否继续为其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深化加强同主要客户的联系、避免客户流失,会是一场持久战。
怎么这么着急上市?
作为一家刚刚独立运作不久的公司,顺丰同城从开始独立运作到如今赴港上市,仅仅过去两年。尽管亏损企业可以在港美二地的资本市场上市,但毛利转正后再上市岂不是更占优势?究竟是何种原因令顺丰同城如此急于上市?
从市场来看,伴随着本地消费市场的活跃,即时配送服务行业也在快速成长。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0%;预计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至643亿单,2020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2.3%。
顺丰同城招股书还另外披露了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的数据。独立第三方配送平台中,订单量从2016年的5亿单增长至2020年的30亿单,复合增长率为53.2%;预计2024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122亿单,2020-2024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1.9%。
配送市场的庞大规模和发展速度对顺丰同城是算是风口,可以说当前的市场机遇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也是顺丰同城为何亏损还要持续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