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权力下放后:雷军“金融梦”依旧( 二 )


今年1月底 , 天星数科副总裁赵卫星透露 , 天星数科直接服务的企业客户有3000多家 , 辐射企业有17000多家 , 三年累计放款900亿元 。
这并未让小米金融业绩保持高增长 。 根据小米Q2财报 , 在金融科技业务方面 , 其他增值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亿元 , 同比下降10.3% 。 有行业人推测 , 金融科技业务占小米总营收比例或仅约2% 。

雷军的“金融梦”要追溯到2014年 , 彼时P2P行业爆发 , 小米在当年9月领投P2P平台积木盒子 。 在小米等资本加持下 , 积木盒子成为互联网金融知名“网红”平台 , 诸多“米粉”群体成为积木盒子潜在客户 。
雷军由此看到金融业务巨大潜力 , 并决定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 。 当然 , 此时他不会想到 , 在多年之后 , 积木盒子的兑付危机 , 会让自己陷入连带风波之中 。
2015年初 , 小米正式推出第一款金融产品“小米钱包” 。 同年5月 , 小米金融APP正式上线;11月 , 小米金融APP发布 , 内含理财产品“小米贷款”等理财产品上线 , 除现金贷业务 , 还包括分期贷等业务——2020年 , “小米贷款”正式升级为“小米随星借” 。
差不多同时期 , 微粒贷、花呗等也正式上线 。 彼时小米金融贷款产品仅对小米用户开放 , 发展速度落后微粒贷、花呗太多——直到雷军在2017年初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五大核心战略之一 , “小米贷款”APP正式在各大安卓市场上线后 , 才迎来突飞猛进 。

到2018年10月 , 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月放款达58.96亿元 。 但是 , 这并没有让小米金融实现盈利 , 2018年全年 , 小米金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
相比业绩 , 彼时雷军更在乎的显然是 , 凭借软硬件一体以及牌照优势 , 小米可以将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植入手机底层 , 以此打通金融生态产业链 , 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
比如Mi Pay , 就是小米在2016年花费大力气做的线上支付产品 , 具有线上支付、充值缴费、公交卡多种功能 , 在使用贷款、分期、理财等多类金融服务时 , 涉及的支付结算流程均可由Mi Pay完成 。 非小米手机用户也可以在天星金融钱包内使用Mi Pay 。
成功登陆港交所后 , 小米在财报中不再具体披露金融业务业绩 , 而是将其与互联网广告、游戏等并归为互联网服务业务 。
这一变化 , 业内人士均认为与2018年开始陆续发生的“互金爆雷潮” , 监管加大互金治理力度有直接关系 。
这种担心后来的确发生了 。 2020年2月 , P2P积木盒子暴雷 , 小米和雷军卷入其中 。 小米背书下 , 积木盒子借款人中有不少“米粉” , 根据积木盒子创始人董骏公开透露 , 来自安卓平台的交易中有1/3 是小米手机用户 。
高歌猛进下 , 小米金融自身也有潜在风险 。 2019年6月5日 , 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胡伟曾公开表示 , 小米互联网小贷板块消费贷款已累计放款超1500亿 , 在贷余额超300亿 。
同年自媒体消金界报道称 , 在小米小贷贷款余额中 , 现金贷规模占比超过97% , 分期产品占比仅为2.2% 。 和其他现金贷一样 , 小米贷款对象主要是收入较低的年轻人 , 均为收入较低、资信较差的长尾客户 , 抗风险能力弱 , 很可能会陷入无穷借贷还贷恶性循环 。

多重因素考虑下 , 2020年小米将金融业务“小米数科”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 , 涵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三大业务 。 同时加快金融布局 , 小米金融旗下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去年6月正式开业 。
相关数据显示 , 目前全香港持牌银行达到162家 。 为了突围 , 根据媒体报道 , 天星银行开业初期采取的仍是“高息揽存”路径 , 但结果并不算理想——2020年 , 天星银行税前亏损2.32亿港元 , 总负债为16.77亿港元 , 资产负债率为5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