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600亿,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原创首发│品牌公式(id:brandeye)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 , 各地迎来了“补偿性旅游”的热潮 。 刚刚开业的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 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景区之一 。
环球影城的火爆 ,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超强IP的赋能 , 如哈利波特、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小黄人等以影视为根基的国际性IP , 具有广泛的爱好者受众 。
近年来 , 不少手握知名IP的公司纷纷布局主题乐园 , 就连“盲盒经济”第一品牌泡泡玛特也要抢食这门生意 。 除了主题乐园 , 泡泡玛特在对外投资上也动作频繁 。
今年初 , 泡泡玛特宣布进军主题乐园市场;4月 , 泡泡玛特参与了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的A轮融资;9月 , 泡泡玛特完成对动漫创作公司两点十分的B+轮投资;
9月底 , 泡泡玛特发布公告 , 称认缴一投资基金5000万元;此外 , 泡泡玛特近一年内还参与过二次元电商、潮牌店、美术馆等品牌的投资 。
看上去泡泡玛特胃口很大 , 要通过对外投资多面出击 , 形成起一个“泡泡玛特系”品牌圈子 。 而这个圈子 , 将以泡泡玛特塑造的IP作为纽带 。
看似美好的设想 , 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泡泡玛特为何要去做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的主题公园呢?
作为盲盒第一股 , 泡泡玛特股价相较历史高点已下跌50% , 曾经1200多亿的市值也缩水到620多亿 。
显然 , 泡泡玛特陷入了增长困境 , 急于“去盲盒” ,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
品牌公式(id:brandeye) , 本期解析泡泡玛特处于怎样的困境 , 又将如何破局 。
1断崖式下跌
泡泡玛特于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 开盘价76.922港元 , 首日破发后震荡上行 , 于今年2月上涨至最高点107.418港元 , 随后一路下跌 。
截至10月15日 , 股价仅为53.950港元 , 相较历史高点下跌50% , 相较上市首日开盘价也跌去三分之一 。
蒸发600亿,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蒸发600亿,泡泡玛特如何破局?】刚上市时 , 富途证券曾分析其合理估值区间约800亿元~1500亿元 , 然而不到一年 , 泡泡玛特市值仅剩600多亿元 , 已突破其预估下限 。
泡泡玛特的业务表现远低于市场对其预期 , 投资者并不看好其未来发展 。
然而泡泡玛特2020年度财报和2021上半年财报中 , 营收数据都较为亮眼 。 是泡泡玛特增长还不够快?还是投资者对于泡泡玛特过于严苛?
品牌公式(id:brandeye)研究两份财报 , 发展核心财务指标背后 , 泡泡玛特的变现能力及效率正在下降 , 毛利率、净利率持续下滑 , 销售成本占比和存货周转天数则持续上升 。
2020年终财报中 , 全年营收为25.13亿元 , 同比增长49.31% , 然而销售成本却同比增长55.01% , 达到9.19亿元 。
同样 , 2021上半年财报中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30.53% , 而营收增长同比仅有116.75% 。
蒸发600亿,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文章图片
销售成本支出增速持续高于营收增速 , 且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 表明泡泡玛特在销售方面支出的效果越来越低 。
营收虽然增长 , 但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 , 占营收三分之一还多的销售支出并未换来高效的回报 , 收入增长已经出现瓶颈 。
此前泡泡玛特曾称因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工成本增加 , 采取提价策略 。 现在看来 , 本质上是市场需求不足 , 导致销售成本并未换来相应的营收 , 所以泡泡玛特通过提高售价 , 以换取营收的短暂增长 。
除此之外 , 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净利率也在持续下降 , 产品存货周转天数大幅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