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破局当下新药研发的困境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多维度利用

上海2021年10月15日 /美通社/ --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一场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为代表的硬科技时代正在加速来临。为全力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 “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于2021年10月11日-14日在沪举行。本届峰会以“创新策源·共享开放”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科创成果、科创生态、创新举措及未来发展。
在开幕式上,陈凯先院士对生物医药发展的态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做了介绍。正如陈凯先院士所说,医药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如果通过合成化合物进行筛选,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基于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的迫切需求,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技术与医药产业进行融合的现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就是其中代表。
10月13日下午,由领星生物与宇道生物主办的“数据+智能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分论坛在东郊宾馆隆重召开。首先,领星生物高级副总裁兼COO徐晓曼博士代表论坛主办企业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徐博士的发言中提到,“AI+制药”模式成为缩短药物研发进程的重要突破口,AI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加入有可能改变新药研发模式、提高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为新药研发打开新的局面,甚至是迎来生物医疗行业的爆发。会议嘉宾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药研发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当下新药研发面临的困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此次论坛分成“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2个环节。
正如领星生物数据智能商业执行总监毋冰女士所说,肿瘤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在中国存在着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也存在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获取困难的现状。领星生物以此为契机,通过大型真实世界的全面分子数据+深度临床数据+长期生存数据集,提供结构化的RWD的数据采集、转换和核查,包括病史记录、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报告等, 结合中国肿瘤患者真实世界精准医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式,针对未被满足临床需求,进行原创性的创新药物靶点发现。其方法论可整合DNA水平,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三种不同维度的验证,从而有效支持靶向药物开发。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领星生物开发了独有的系统,用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管理,以及临床智能化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积累,这套系统将会变得更加智能。比如,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系统可以发现科学家从未发现过的规律,用以指导发现新的适应症,新的靶点。
领星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帮助国内外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获得基于多维度真实世界数据洞察的新药研发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医学数字部门获得基于多维度真实世界数据洞察的药物临床策略支持及药物商业化拓展服务的创新公司。其自主开发了一系列专利算法及肿瘤领域的智能系统,可以帮助客户探索新的适应症、新的靶点。帮助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更高效、更低风险地开展药物研发和商业化拓展。领星生物通过独特的“反向研发路径”模式,能够更加快速且高效地研发出针对中国患者特点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原创新药。
在小核酸领域,金中锘美创始人兼CEO李冲女士从她的角度解读了智能计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由于传统siRNA可能产生脱靶效应和副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化学对siRNA进行初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机器学习,让机器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筛选出令人满意的siRNA序列。除此以外,李冲女士还谈到机器学习与智能计算可以用于化学修饰预测、新靶点开发和验证以及RNA剪接药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