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远|TOB:谁能讲好SCRM新故事?( 二 )


文章插图
与此相似的另外一种策略是「战略地图」:
它实则站在更高维度,主要关注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依靠生产率战略和增长战略的执行情况而定;而生产率战略必须通过内部流程的运营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
一个简单案例:
有赞早阶段以团购CRM用户管理为主切入市场,后为客户提供微信生态内H5商城的货架;微盟以代运营服务起家,后在垂直行业做本地化小程序商城发展。
现在看下两家公司旗下已经拥有多元化生态,如商业云,营销云,销售云,这相对而言就是基于战略地图的布局。
对于此两家公司而言,核心增长前期基本聚焦于SaaS产品付费,生产率则聚焦在B端客户交易规模上;尽管这种方式像生态拼盘,但对于建立企业壁垒是不错的选择。
那两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前者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衡量指标;战略地图也是围绕此模型进行绘制。
后者属于生态中某个模块的一个部分;如我原本是家CRM公司,随着市场发展,不论怎么升级我都不会离开「用户管理」此模块。
即使做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我还是会围绕,营销目的,渠道分析,计划,效果来做。
说到这里,再看SCRM公司发展,目前多数企业仍聚焦在私域用户增长或者销售额增长维度;当存量开始时,TOC的B端企业便开始关注「促活,留存」等问题。
进一步说:此刻的2B公司会面临战略地图以及价值链两种选择,前者关注生态发展,如我能否基于SCRM研发新的商城软件,财务管理等让客户做选择。
后者则是聚焦「用户运营」持续深耕,如我可否做社群活跃工具,用户积分体系相关工具等。
我曾经说过:商业的变化会随着社会不同阶段发展而重塑,但底层规律似乎不变;在看SCRM,它实则为价值链中的一环,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把它称之为「要素品牌」,是什么呢?
02.要素品牌开明宗义,某个最终产品中的某个要素或成分拥有自己的品牌;换言之,它是某些主品牌成品中必不缺的材料,元素或者部件等构成要素所制定的品牌战略。
一个简单例子:
历史中英特尔,杜比,莱卡,戈尔特斯,它们都始于某些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很早是较多电脑品牌的供应链,最后因市场因素,自己而不得不独立出来占领市场。
不论是要素生产商还是最终成本制造商来说,要素品牌化都具备优势,要素品牌希望改变其产品无人知晓,容易被替代的困境;主品牌希望要素品牌能够强大进而达到溢价的目的。
原因在于这种营销工具将使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不光关注主品牌本身,还关注主品牌合作的要素品牌什么哪家公司,有助于进行购买决策。
如同很多公司使用SCRM工具除看中软件本身功能外,还会关注其工具背后是哪家资本投资,服务的客户数量是否雄厚,有无同行使用案例,再做购买是同样的道理。
要素品牌发展有四个阶段:1)作为某品牌组成一部分,2)要素品牌实现突破;3)独立拆分为子单元,4)占领市场成为主品牌。

  • 先说前者:
第一方面:我们知道一个产品的组成分为N多部分,譬如电脑有显示器,键盘,外壳以及各显卡模组等。
在早期阶段要素生产商与最终产品达成合作协议,其中一条就是同意为最终产品的组成要素贴上商标。
通过这种方法,要素供应商就能借助最终产品已有的品牌力为自己盈利,那作为回报,要素供应商会给最终产品生产商一定价格优惠或广告费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