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杨峻:服务数字化转型(四):引C端用户之水浇灌B端之万物( 三 )


c端|杨峻:服务数字化转型(四):引C端用户之水浇灌B端之万物
文章插图
Figure6 并联生态共创共赢
1.内容为王
在生态运营之初,一定是内容为王,而且要通过内容细分用户,把用户分流到不同社群中。
2.互作伙伴多样化和互补
合作伙伴要多样化,有提供内容的,有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有提供收益的…生态是需要多样性和互补的。
3.建立生态价值分享平台
我们是生态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而不应该是执行者,不应该是所有的事都亲历亲为。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允许合作伙伴来管理自己的用户,提供各自的内容和产品。
步骤5:服务调频、聚焦小区这最后一步是针对把用户吸引上来,但活跃度太低的情况。
很多企业的服务是低频的服务,几个月甚至几年1次。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性,就算是我们如何设计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也不可能变成像餐饮或社交一样的高频需求。低频服务限制了服务人员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也制约了用户对服务人员的强依赖和信任。
所以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思维,服务对象由1个用户变成1个物理小区。中国14亿人口分布在30万到50万小区和70万村子中,服务针对个人是低频的,但针对小区是高频的。针对小区为单位的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需求一致性:同一小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居家环境等都比较一致,所以往往会选相似的产品和服务。
传播快捷性:同一小区都有自己业主群,二手群,兴趣群等,所以相关产品和服务极易口碑传播。
服务便利性:服务人员在同一小区持续服务成本是最经济的,服务也是最快捷的。
产出最大性:成千上万人的小区能产出的服务需求是巨大和持续的,足以让我们服务人员全心去经营。
我们没有能力去精耕细作14亿用户中的每一个人,但我们有能力去精耕细作30万到50万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我们可以把小区作为基础单元,我们的目标不是每个用户都满意,而是每个小区都整体满意。我们可以建立以小区为中心的服务和考核的新模式。这个功能可以做成小程序的形式,这样就不会受公众号等的舒服。
1.小程序功能建议为全国30到50万小区分别建30到50万小区实体。显示小区相关的服务内容,服务人员,互动,和活动等。
互动:小区用户可以提出任何服务相关问题,现场工程师或客服会在线回答。用户也可晒服务照片等。
服务:小区用户可以选择各类服务,也可以根据现场工程师的评价,直接选择派单给该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显示该小区所有现场工程师,可以评价。按为该小区服务质量和数量综合排序。
通知:现场工程师去小区服务,最近活动等都会以消息模板形式通知小区中每个用户。
优惠:根据小区的评级、业务量、地理位置等给出不同优惠,千区千面。
考核:以该小区为基本单位考核,如千户服务量,千户投诉量,同比,环比等。
2.服务人员相关功能建议1个小区可由1个或多个现场工程师负责。
现场工程师回复所负责小区用户的问题。
现场工程师按综合积分排名显示。
现场工程师上该小区服务,我们以消息方式通知该小区用户,用户可以下单接续排期。
3.用户相关功能建议【 c端|杨峻:服务数字化转型(四):引C端用户之水浇灌B端之万物】用户可以绑定多个小区。
用户可以在绑定小区提问、点评服务(可晒照片)、给现场工程师点赞(申请过服务的)、申请服务(可优先选择某现场工程师)、领劵、活动报名等。
小区服务上门或优惠活动,用户会得到消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