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种植前景不明朗:羌活种植明显变异 品质有待提高


羌活,是当前品种明显变异代表性中药,并影响到中医临床疗效 。
中药材天地网羌活调研组奔赴四川、甘肃和青海一线,进行深入调研 。
目前,国内每年消费的2600多吨羌活中,至少有1600吨以上类似家种羌活在正常流通,占整个羌活需求量的60%以上 。这些家种羌活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
【危机导致开展羌活家种】
羌活,是重要的散寒、祛风除湿中药,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因自古产于羌地而得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独活项下 。唐代《药性本草》始将独活、羌活分列,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药用历史悠久 。宋代《图经本草》谓:“独活、羌活今出蜀汉者为佳” 。四川是道地产区 。药材商品规格按产地不同分为川羌(四川的阿坝、甘孜普遍分布,尤以小金、金川居多)和西羌(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以性状分为蚕羌、竹节羌、大头羌和条羌4个商品等级,传统认为蚕羌品质最好 。
羌活野生资源,已难以支撑大规模工业化开发 。随着民众用药需求和中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野生羌活资源早已入不敷出 。据调研,20世纪70年代,羌活采挖主要集中在2000~3000米海拔范围,资源较丰富,质量也好,普遍根茎直径1~2厘米 。
近年来,羌活的采挖高度已上升到海拔3500~4000米之间,分布更为零星,质量大幅下降,蚕羌比例从1998年前的30%下降到不足10%,根体直径普遍不足0.5厘米 。作为大宗药材品种,其资源已面临严重危机 。
【资源变化诱发羌活价格攀升】
这种资源的变化,也引起野生羌活市场行情的节节攀升 。从20世纪80年代的2~元(蚕羌规格,千克价,下同)上升到2000年初的20元左右,特别是进入2010年前后,随着资源加速枯竭,羌活价格陡然上行,达到210元历史最高位 。但随着2011年~2012年高价刺激下,资源掠夺性采挖,野生羌活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落;随后在2014年再次进入上行通道 。
2015年前后,随着大量劣质家种羌活冲击市场,野生羌活价格也出现明显回落 。目前野生羌活统货价格在125元左右;家种羌活价格在60元左右 。
在野生羌活资源严重枯竭难以为继背景下,家种羌活生产开始了 。最早家种尝试是从2005年前后的青海和甘肃产地小规模开始,主要发展家种宽叶羌活;2011年前后,四川阿坝等地家种羌活也开始发展,也是以宽叶羌活为主 。在两河口乡等地,有少量狭叶羌活种植基地 。
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加上大量使用农家肥,无论是栽种宽叶还是狭叶羌活,无论在青海还是四川产地,当地药农都尴尬地发现,种出来的羌活,和野生羌活样子差别太大了 。
然而,由于野生资源的危机,导致国家在确定2015版药典时,还是将就采用了家种羌活的核心含量指标来定性,最终导致大量家种羌活流入市场 。
【羌活外形严重变异】
小金县两河口乡野生羌活收购商刁先生反映:“宽叶羌活在小金当地叫‘假羌活’,又叫‘臭羌活’,过去根本没人收购和使用 。何况现在的家种羌活,样子都不像羌活,不知道外边是怎么用的?”
而国内羌活科研专家蒋舜媛研究员表示:“通过多国内家种羌活长期采样跟踪,由于目前甘肃、青海等家种羌活产区,普遍以大为好,老百姓又追求短期效益 。造成化肥农家肥过量使用,羌活生长期过短,即使将药典标准里要求的挥发油、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指标再降低一些,含量也难以达标” 。
由此,我们初步发现,家种羌活无论在外形上还是核心含量指标上,都与野生羌活存在差异 。
【羌活种植前景不明朗:羌活种植明显变异 品质有待提高】家种羌活中的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和挥发油等核心指标,与野生羌活部分接近,但认为二者可以相互替代显然片面 。当前这种以核心含量指标评价药材来源和品质的方法,而不去考虑成分间的组合配比;不考虑中药与中医文化体系的适配未必合理 。
以上信息:如无备注说明,药材报价计价单位: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