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6100字 | 阅读23分钟每次想坚持做成一件事|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
文章图片
本文大概6100字|阅读23分钟
每次想坚持做成一件事 , 执行段时间被困难阻挠就很容易放弃 , 那种感觉真难受 , 如这些场景:
想拍视频 , 准备好脚本打开镜头那一刻 , 发现自身妆容不好 , 倒腾半天也没录出来;家里书囤积不少 , 想坚持阅读 , 却每次拿到手中看不到几页就无耐心投入等 , 诸如此类 。
怎么办?身边朋友会告诉你 , 学会静心坚持慢慢做一定好 , 可安慰人的话终究使不上劲 , 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智远看来 , 是没有学会与「潜意识」相处 。
人通过触觉 , 视觉等接触信息将行动指令传输给大脑 , 此刻大脑明白「我自身想要什么」 , 进而驱动「行为发生改变」 。
但在执行中 , 大脑最擅长有意识规范行为的部位是「前额叶皮层」 , 在碰到压力时 , 它会主动下线 , 进而我们就恢复固有的习惯;加上快乐的源泉「多巴胺」拼命想要及时反馈 , 最后心态容易崩塌造成耐心全无 。
这犹如:小时候学骑自行车 , 还没灵活掌握就想自己得手应手 , 可能吗?显然不行 。
综合而言 , 心理学中把这种症状称之为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 , 即行动与认知不一致带来的矛盾 。
尽管这些词在生活耳熟能详 , 但你真正了解它是什么 , 如何控制人日常的行为发生变化乃至自身想做某件事而总想放弃的吗?不妨我们从「行为模式」说起 。
文章图片
01.行为模式
通常做某件事不能长期坚持而放弃 , 多半在于这两个方面:1)内驱力 , 2)习惯 。
先说前者:什么是内驱力?
科学百科瑞士著名哲学家 ,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对于其定义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 , 具体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
比如:大多数人都有某些爱好 , 画画 , 看书 , 唱歌 , 写作 , 玩游戏;甚至徒步旅行 , 原因不在于物质报酬而在本身的乐趣 , 其转化的动力称之为「内驱力」 。
要知道 ,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把它转化为「乐趣」 , 过程就显得比较乏味;如同做份数据分析 , 尽管你不喜欢还会把它咬牙做完 , 为什么?
因为有「诱因所在」;老板为你发工资你愿意行动 , 如果不付出就无法得到酬劳 。
因此 , 想要把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转移到内驱上面 , 就要设计相关循环模式让其上瘾 , 他的组成元素主要分为:1)需求 , 2)诱因;3)动机 , 4)情绪
如何理解需求:我把它分为「表征」与「隐形」两种;你看到别人视频做的非常不错 , 你也想尝试 , 这是表征需求;它是驱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最想放弃的因素 。
隐形需求是什么?我把它称之为做事的根本原因 , 比如:一个人天生热爱阅读 , 那他在任何场景下进入心流的状态要比常人要快 , 若抓不住隐形需求 , 往往会被表征所迷惑 。
如何理解诱因与动机 , 他有一位兄弟叫做「原因」(cause) , 从神经学角度而言 , 所谓原因是指一件事项导致的结果到生理机制上的反应因素 , 其结果也是从物理需求到身体需求上升的核心 。
一个简单例子:那个人要抬手拿起水杯 , 相对而言 , 那一定是大脑中控制肌肉的神经中枢发生一个电脉冲 , 然后经过一些列神经结后传导至手部肌肉 , 然后才让其肌肉收缩 , 做出相应动作 。
诱因与动机建立在原因基础上 , 两者表述意义相似 , 但唯一不同在于两者进入心理状态(mentalstate)的范畴 , 即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状态 。
- 爱奇艺|车澈的爱奇艺往事
- 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方向
-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有趣青年(ID:v_danshen)“一分钟聊‘青年理想城市’”互动...|“我不敢在微信上表白。”
- 欧菲光|郭台铭还没认清现实
- 福建泉州:赶制红灯笼 红火迎新年
- 手环|一个运动手环引发的思考
-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蜡梅飘香
- 手机QQ|买手机,牢记“三不碰”原则,大概率选到满意的机器
- 显卡|Intel出尔反尔?ARC独立显卡闭口不谈,上市时间大概率延后
- 初三女孩拿出30多张奖状找爸爸换钱,爸爸:私房钱掏干了,但心里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