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为什么说李彦宏的预言可信度高?
文章图片
作者:龚进辉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AI)大会开幕式上 , “AI先生”李彦宏在视频演讲中表示 , AI商业应用进展最明显的是自动驾驶领域 , 百度萝卜快跑今年7月累计订单量超过100万单 , 运营范围遍及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 。 同时 , 他大胆预言 , L2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可能是L4 , 而不是L3 。
在李彦宏看来 , 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很清楚 , L2出事责任在司机 , L4责任界定也很清楚 , 没有司机了 , 运营商要对事故负责 。 而L3要求司机在需要时进行接管 , 导致难以界定事故责任 , 所以普及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 此言一出 , 顿时引起不小的争议 , 有人表示认同 , 也有人持质疑态度 。
质疑李彦宏的人普遍认为 , 自动驾驶与安全息息相关 , 理应慎之又慎 , 加上现有政策法规尚未跟上发展形势 , 从L2到L3再到L4这种渐进式探索更符合实际 。 李彦宏推崇的跨越式路线未免过于激进 , 并非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最佳路径 。 那么问题来了 ,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L4比L3更快商用或成真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混乱 , 多家主流车企为增加产品吸引力 , 在介绍车辆自动驾驶技术时往往采用L2.5、L2.9等“L2+”的说法 , 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 去年8月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发布 , 彻底终结这一乱象 , 按照新国标 , 驾驶自动化可以分为L0-L5共6个级别 。
其中 , L2为组合驾驶辅助 , 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 , L4为高度自动驾驶 。 而围绕自动驾驶的演进 , 一直存在两大泾渭分明的流派:一是走渐进式路线 , 以传统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为主 , 从相对基础、难度较低的辅助驾驶入手 , 逐步实现L1/L2/L2+的辅助驾驶功能 。 这些玩家以出行场景为驱动力 , 可以在乘用车上搜集大量驾驶数据 , 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感知、控制方面的算法 。
文章图片
二是走跨越式路线 , 典型代表是百度、谷歌等互联网大厂和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 从L4级切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 该路线优势在于算法研发一步到位 , 不用经历从低级到高级自动驾驶算法和硬件上的转型 。 目前 , 国内大部分只实现L2级 , 实现L3级功能的只是少数 , 下一步到底是L3还是L4 , 成为两大路线争论的焦点 。
据悉 , L3、L4级车辆都应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 , 并配备驾驶员 ,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自动程度 , 前者要求驾驶员在必要时随时接管车辆 , 后者无需驾驶员介入也能让车辆处于安全驾驶的状态 。 在我看来 , 渐进式路线与跨越式路线之争 , 本质上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两种可能 。
从理论来讲 , L2普及后 , 接下来通往L3或L4都行得通 , 但谁的进程推进更快 , 主要取决于技术成熟度、责任界定、政策法规、运营成本等多种因素 。
技术成熟度方面 , 自动驾驶技术直接关乎安全 , 而且L4对技术的要求比L3更高 , 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 去年已有部分厂商实现L3级量产 , 相关车型具备L3功能 , 但受限于法规要求无法完全使用 。 而百度Apollo、谷歌Waymo更进一步 , 均已实现L4 , 集度ROBO-01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正是基于百度Apollo的L4级系统打造 。
责任界定方面 , L4通常被认定为限定区域内的无人驾驶 ,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 责任界定再清楚不过 , 正如李彦宏所言 , 运营商是第一责任人 。 而L3在责任界定时却存在模糊空间 , 到底什么时候才算必要时?由于现实道路路况复杂 , 驾驶员对于L3存在过度信赖和完全不信赖两极分化的心态 , 过度信赖L3容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 完全不信赖则让L3毫无意义 。
- 小型全自动玉米制糁机润滑工作要怎么做?一套小型玉米磨粉机要多少钱?
- 无谷杂粮加工设备中的全自动小米成套机械得运动状态!小米加工成套机械的运作
- 自动化|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
- 芯片|微软 Win11 任务栏平板 UI 回归:图标更大,可自动隐藏成细条
- 自动驾驶|天基互联网霸屏涨幅榜
- 本文转自:新华网9月1日|嬴彻科技分享智能重卡从量产走向无人驾驶技术路线
- 自动驾驶|何小鹏:小鹏汽车已将未来几年芯片提前买了
- 经常做微课视频的朋友经常为方案和工具而烦恼|创梦易自动画-微课视频制作软件,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 裁员|订单破百万!李彦宏:全球最大自动驾驶服务商还是百度
- 自动再循环阀故障成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