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再度释放信号:华为解决难题,需要更多“人”( 三 )


孟晚舟评价 , 跨专业没有影响这位华为员工成为代码达人 , 扎实的化学功底更是让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破题能力 。
她说 , 华为有许多这样的跨专业科研人才 。 华为看重的是他们扎实的基础学科积累、创新的破题思维方式 。 华为早期的电源开发团队中 , 就有一位主力人员 , 曾经是位牙科医生 。
这是华为多年的用人风格 。 任正非在多年前的一次公开场合中曾经提到 , 自己既不懂技术 , 也不懂财务 。 他就是提着一桶浆糊 , 把优秀的人黏在一起 , 拼出一个人才济济的华为 。
孟晚舟再度释放信号:华为解决难题,需要更多“人”
文章图片
需要更多外部智慧
今年开始 , 华为陆续把自身产业遇到的挑战和难题 , 通过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向全社会发布 , 收到了600多位高校老师的积极反馈 , 参与揭榜的高校达91所 。 今年8月初 , 华为向获奖者颁发了“火花奖” , 感谢他们对于产业界及科学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
这其实是华为向外部开放研发平台的一个延续动作 。 华为很多年前已经开始强化和全球大学的基础技术研究合作 , 与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合作 , 和大学研究的合作经费每年超过4亿美元 。
华为的“黄大年茶思屋”在今年4月启动 , “黄大年茶思屋”网站同期启用 。
黄大年是中国国宝级科学家 , 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地壳1号万米超声钻探装备等国之重器 。
黄大年的办公室对面 , 专门设了一间“茶思屋” , 供喝茶/咖啡、休闲交流 。 在他看来 , 轻松愉悦的环境能更好地思想交流 , 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 这个和任正非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理念相同 。
任正非在今年5月和系统工程领域科学家工程师的座谈会上讲述过办“黄大年茶思屋”的初衷 , 他说 , 之所以要办“黄大年茶思屋” , 是希望大家就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胡说八道” , 只要不涉及社会科学问题 。 他希望每个科学家、专家来华为讲其最擅长的 , 哪怕华为公司所有人听不懂也不要紧 , 因为这可以敲开华为人的脑瓜 , 让华为不封闭 。
任正非当时提到 , “我们是干具体活的 , 目光比较短 , 最需要的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一小部分 , 我们要看‘山外的青山 , 楼外的楼’ 。 你们看得远 , 你们讲的东西正好是我们不明白的 , 就只要告诉我们 。 ”
任正非的计划是 , “黄大年茶思屋”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 , 做好内外沟通 , 将来可以打通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联接 。
“你们科学家、专家不需要自己去找算力 , 用我们云平台 , 包括AI的算法、存储等 , 都可以提供给你们 。 你们把精力集中到前端 , 后端平台我们就能支持你们 。 ”任正非说 。
华为一向重视和学术界的共创合作 , 背后逻辑很简单 。 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源头之一是学术界 , 但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的不确定性非常高 , 降低不确定性的一个好办法是 , 工业界提出问题和挑战 , 同时向学术界提供弹药 。
华为之前和学术界合作的方式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 推动基础理论的突破;或者基于自身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 , 和大学实验室联合研发 , 找到解决方案 。
这种点对点的外部合作模式 , 好处是合作前就经过了严格的筛选 , 能够保证合作的深度;缺陷是模式过“重” , 范围也相对狭窄 。 “黄大年茶思屋”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一定程度弥合了此前模式的缺陷 。 所有人都有机会和渠道来“胡说八道” , 范围大大扩大了 , 模式也更轻 。 两相结合之下 , 可以加速华为对外部智慧的吸收和成果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