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商报2016年|聚焦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丨人工智能商业化,还要摸索多久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2016年 , “阿尔法狗”以4:1的总分完爆李世石九段出圈 , 堪称人工智能史上难以磨灭的高光时刻之一 。 6年过去 , 人工智能如外界预测的那样一路狂奔 , 也疯狂走入大众生活 。
9月1日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 ,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视频演讲中提到 , 智能化的渗透尚需时日 ,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还需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 。 自动驾驶会不会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突破的关键点还难下结论 , 但与场景结合 , 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建议或许值得一听 。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2016年|聚焦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丨人工智能商业化,还要摸索多久
文章图片
“烧钱”
“人工智能火了这么多年 , 商业应该始终是其中的一个软肋 , 而缺乏好的商业前景 , 会让创业公司增长停滞 , 巨额亏损 , 融资上市困难 , 而大公司也会越来越不接地气 , 要么逐渐变成纯研究部门 , 要么逐渐成为其他业务的一个附庸 。 ”李彦宏的这段描述 , 概括出了人工智能当下的一个窘境 。
人工智能发展的蓬勃势头是显而易见的 。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人工智能(AI)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 9月1日下午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 , 发布了《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 报告显示 , 进入第一梯队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
人工智能的火爆有其客观的逻辑 。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 ,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 , 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 , 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技术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
上述报告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 , 中国共有880家人工智能企业 , 排名保持第二 , 相比2020年同比增长约7%;人工智能企业累计获得462亿美元的投资 , 排名第二 , 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额为0.53亿美元 , 排名第一 。
但烧钱似乎是这些企业摆脱不掉的标签 。 不久前 , 智能语音赛道上的AI独角兽思必驰向资本市场发起了攻击 , 伴随着IPO的进程 , 思必驰的业务情况也随之公开 。 招股书显示 , 在2019-2021年 , 思必驰净亏损分别是2.83亿元、2.15亿元、3.35亿元 。
几天前 , “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也披露上市以来首份半年报 , 数据显示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 , 净利润为-3.25亿元 , 亏损同比收窄11.06% , 上年同期为-3.66亿元 。 经营现金流净额-3.63亿元 ,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31.01% 。
“我们的要求就是一定不能把AI束之高阁 。 ”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清华瑞莱智慧AI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强说 , 仰望星空的事情一定要做 , 但我们也要注重它的务实性 , 脚踏实地地去服务各行各业 , 让人工智能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循环当中 , 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一定要有场景 , 即“数实结合” 。 现在大家发展数字经济 , 而数字经济一定要去拥抱实体经济 , 这两者的结合其实就需要人工智能在这期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
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拥抱 , 其实也是李彦宏的这段演讲《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的含义 。
李彦宏称 , 我们也意识到 , 实体经济的很多领域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 , 而数字化本身并未能够带来效率的明显提升 , 智能化的渗透尚需时日 , 智能化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拉升作用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 。 因此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还需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 。 但一个新事物 , 从“无人看好”到“无人能及” , 决胜往往就在“坚持”二字 。 科技创新 , 尤其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