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无人机效果图(@视觉中国 供图 )甘草岭遗址中期发掘现场航拍照片。|以科技为未来写就我们的“当下”( 三 )


曹耀文指出 , 在这次调查中 , 对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荔城街道、增江街道5个镇街的调查合计时间近1年 , 调查网格973个 , 共计复查和新发现各时期遗址451个 , 其中先秦两汉时期遗址438个 。 最终有效采集遗物信息经整理有8735个 , 其中先秦两汉时期遗物信息整理了8552个 , “实践表明 , ‘考古通’地理信息系统提升了田野调查信息采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 实现了遗迹遗物信息、遗址自然地理环境信息、影像信息、测绘信息等系统而全面的记录 , 为构建考古信息数据库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 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 田野调查所获取的基础信息为增江流域遗址聚落考古学空间研究提供了便利 , 进而推动传统聚落考古研究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和定量分析转变 , 并为解决聚落分布时空演变规律提供了全新的整体性思路 , 也为探索珠三角地区先秦文明化进程演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 ”
从无人机到浮选法新手段助力“与古人对话”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过去的几年间 , 广州考古工作实现了科技升级 , 每个工地全面应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移动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无死角监控;有机物出土的遗址均采用浮选等方法提取、后期科学检测分析的手段 。 这都反映了新时期广州考古工作的新发展与新状态 。
不久前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邓振华研究员发布了他联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广州市黄埔九龙甘草岭遗址所进行的植物考古学工作的最新进展 。 研究发现了距今4800年-46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 , 其中小米是岭南遗址中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旱作遗存 。 研究者认为甘草岭小米的发现提供了广东地区的石峡文化时期明确的粟作遗存证据 , “结合福建和江西近年来的植物考古学进展 , 说明新石器晚期华南地区稻旱共存可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 这对史前农业南传的路径和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而这一成果的发现 , 就离不开浮选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 。
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考古遗址是先秦至唐宋古城演变下的珠江岸线变迁关键地段 , 沉积记录保存良好 , 剖面地层中的硅藻和软体动物记录了海陆变迁 , 是研究历史时期古环境与人文历史相互关系的良好材料 。 通过浮选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 考古专家们发现 , 惠福西路以南地区在东周时期渔猎文化可能是最为重要 , 而农业快速发展主要在秦以后;唐代的广州城虽然河网密布 , 陆上三角洲平原已经提供了适宜广泛开展农业耕种的地理环境;宋代以后 , 持续发展农业和商业活动 , 需要开垦更多土地 , 城市区域逐渐向南扩张 , 直到珠江北岸岸线推移至沿江路的位置 。 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 , 为粤港澳大湾区沉积和土地环境演变过程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
出土文物的养护是另一个大课题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 , 近年来完成了1600多件/套陶、铜、木质文物保护修复 , 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公众修复文物体验活动 。
专家介绍 , 广州考古出土的器物中 , 陶器数量最多 , 陶器修复工作量最大 , 其中又以软陶器的修复难度最大 。 增城墨依山、黄埔甘草岭、茶岭等遗址出土的陶器 , 由于制陶工艺相对较差 , 强度较低 , 俗称“软陶” , 存在残缺、断裂、裂隙、变形、硬结物、泥土附着物等“病害” , 对该类软陶须开展现场保护、清理、加固、拼对、粘接、补全、随色等保护修复工作 。 对于青铜器 , 往往需在考古发掘现场先行加固、整体提取保护 , 然后在实验室里采取清理与除锈、加固、对有害锈转化、整形、拼对粘接、补配焊接、缓蚀、封护、随色等步骤进行保护修复 。 对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步骤为清洗、整形、脱水定型、拼对、粘接、补全、随色等 , 其中脱水定型是饱水木质文物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步骤 , 工作人员主要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 , 即将饱水木质文物放入专用冰箱 , 在0℃以下结冰 , 利用冰缓慢升华的原理 , 达到脱水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