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肆虐,我们需要更多书写人与环境的科幻作品

8月22日至24日 , “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组委会组织了三场科幻主题的直播活动 , 分别以“科幻视域中的人与自然”“那些已经成为现实的科幻元素”“科幻文学的魅力何在”为主题 。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 , 科幻作家飞氘、宝树、马传思、王诺诺、何明瀚、白贲 , 首届“鲲鹏”奖的得主们进行了分享 。
极端天气肆虐,我们需要更多书写人与环境的科幻作品
文章图片
以人和自然发生危机为大背景的科幻作品
目前 , 中国科幻作品以环境为主题的作品不多 , 但有大量的科幻小说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 1980年代以前 , 中国科幻作品中很少有以环境为主题的作品 。 1980年代以后 , 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科幻小说的主题之一 。 比如吴显奎的《勇士号冲向台风》 , 表明了人与自然的斗争关系;何夕的《异域》警示我们 , 人类对自然的无度索取 , 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王晋康的《替天行道》讲述了基因技术让落后国家的农民陷入不再拥有种子的窘境 , 其核心思想是质疑科技对自然秩序的破坏;刘慈欣的《三体》也涉及环境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 三体人所处的严苛环境 , 决定了三体文明的基因 。
这些天以来成都正在遭遇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 , 40摄氏度以上的持续高温 , 让人们仿佛处于蒸笼之中 。 “我看到网上很多与高温天气相关的新闻 , 一些河流断流 , 一些大城市缺电 , 成都附近的很多工厂也因限电停工 。 未来这种极端天气是否会成为常态 , 我很少在科幻小说当中看到对类似问题的关注与探讨 , 这说明科幻作品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希望有更多作者书写这一复杂的关系 。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说 。
很多科幻作品和科幻大片以人和自然发生危机为大背景 , 生态危机是很多科幻故事发生的前提 , 也是很多科幻情节铺陈的底色 。 1815年 , 印度尼西亚一个大火山爆发 , 全球气温陡降了好几度 , 导致欧洲整整一年没有夏天 , 农作物歉收 , 科幻作家宝树的作品《1815无夏之年》讲述的就是这个事件 。
宝树在分享活动中说:“读科幻史的时候 , 我们会发现 , 科幻起源和气候变化存在着很重要的关系 , 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 1906年 , 哈雷彗星事件就刺激产生了很多的科幻作品 。 对写作初阶的创作者 , 我的建议是 , 在生活中找到你感兴趣和有感触的内容 , 再结合你迸发出科幻的灵感去写 , 相比虚构一个人类大战外星人或者宇宙大战 , 时空特别宏大 , 看上去还很精彩的故事 , 可能更适合刚练笔或者刚进入科幻创作人进行写作 。 ”
凭借短篇小说《夏日永恒》获得首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三等奖的徐西岭 , 在活动中分享 , 灵感正是从此次成都的热浪中来 , 他希望在作品里寻找一种方式来对抗环境的灾变 。
“哪怕只是写生态 , 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切入视角 , 我们的小说能讲的内容有限 , 还是需要做出选择 。 生态在我们作品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是设定背景?还是矛盾冲突的对象之一?甚至是揭露一个更深远伏笔的前奏?其实 , 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 写出来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 ”青年作家白贲在活动中谈道 。
科幻作品中的“预言”
很多时候人们会谈论科幻作品的“预言”功能 。
在白贲看来 , 科幻作品本身并不肩负着提供未来预言的功能 , 但科幻作品中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应对措施确实会有更多借鉴意义:“科幻作品中生态危机本身 , 除了可以给我们提供阅读或者观看层面的快感 , 也可以带给我们有现实意义的思考 。 由人构建的生态系统 , 对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存在正负反馈机制 。 科幻小说里幻想出来的灾难 , 并不一定会实现 , 但它的那种视觉冲击和感情上的刺激 , 会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避免灾难这一广义问题 , 也会促使我们思考人和自然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和谐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