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互联网医院落地为什么这么难?

雷军|互联网医院落地为什么这么难?

文章图片

雷军|互联网医院落地为什么这么难?

文章图片




“对医院来说 , 数字化、智慧化是国考级命题 , 不再是附加题 , 而是必答题 。 迟早得交卷 。 ”
撰文|翟文婷
图片|图虫创意
互联网流传着一句话 , 「一切互联网玩法都很难混进医疗圈 。 」
这个论调也许过于绝对 , 背后透露的意思却值得玩味 。 在消费互联网跑步、产业互联网快走进入智能时代后 , 医疗却像一头悠闲散步的大象 , 并不着急进入新世界 , 甚至绕着走 。
某三甲互联网医院最初上线 , 大多数医生毫不掩饰地排斥 , 线上回复患者也略显「应付」 , 「手机的字太小 , 有聊天的功夫 , 我能看5个病人 , 不想浪费时间 。 」
听完这句话 , 参与这家互联网医院筹建的张芳没有着急反驳 。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 , 作为京东健康智慧医疗事业部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的负责人 , 她跟着这位医生出诊 , 静静地坐在旁边观察 。 张芳供职的京东健康与这家医院共同合作了互联网医院 。
最后张芳发现几个问题:这位内分泌科大夫 , 面向的大多数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 , 门诊以咨询开药居多 , 其实非常适合线上诊疗 。 但他在线上回复患者时话不多 , 不爱跟患者交流 , 患者投诉率比较高 。
她还留意到 , 这位医生操作手机其实挺熟练的 , 收发微信顺畅自如 。 她顿时明白了 , 这不是操作手法问题 , 而是意识问题 。
之后张芳让运营人员记录这位医生跟患者之间的对话 , 做出一个线上问诊的量表 , 即先根据医生的问询习惯生成「问卷」 , 随后根据患者填写的基本信息 , 生成「电子病历」 , 发送给医生 。 也就是说 , 用书面文字代替语言交流 , 如果有不确定的问题 , 患者想通电话 , 再提前预约医生 。
患者觉得 , 这样一来看病好像没有那么麻烦了;医生觉得 , 似乎操作也没有想象中麻烦 。 两个多月后 , 这位内分泌科医生的投诉率下降 , 现在他的线上接诊量 , 有时甚至超过线下 。
这样的事例 , 张芳经历过太多 。 医生排斥互联网医疗 , 院长也会开始质疑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
互联网医院落地之难 , 是所有试图撬动医疗的互联网公司最难以言说的痛 。 而你要知道 , 所谓的互联网医院 , 只是医疗信息化的冰山一角 。
医疗可能是科技互联网最后未被充分渗透的领域 , 没有出行、消费那样产生化学反应 , 更谈不上被重塑和改造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互联网只能在边缘地带小心试探 。
现在不然 , 有那么一小股力量已经打破僵局 , 找到互联网医院的突破点 。 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切的发生 。 形势正在起变化 。

起点和难点
互联网医疗的起点其实并不晚 。
春雨医生最早以线上轻问诊起家 , 微医则是以挂号服务为切入点 。 除此之外还有好大夫、医联、企鹅医生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公司 。 它们的特点是 , 在某个地理区域建立优势 , 或以细分行业切入 , 试图建立用户心智 。
互联网医院概念真正落地是在2015年 。 彼时互联网医院模式大都雷同:互联网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 , 预约挂号、问诊、复诊、处方等轻问诊流程线上化 。 「网络医院」、「云医院」成为互联网医院的代名词 。
但是 , 没有线下实体医院支撑 , 仅提供纯线上服务 , 并不能真正缓解用户就医难题 。 春雨医生曾试图以重资产模式 , 自建线下诊所 , 最后涉及到医疗资质、医保结算等问题 , 很难真正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