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华为汽车到了独立融资的时刻( 三 )


对于赛力斯业绩承压的原因 , 外界给出的一种分析是问界系列定价过低 , 导致赛力斯盈利水平不佳 , 也间接使得华为从中分成的收益被限制 。
就在8月24日问界M7交付仪式上 , 余承东以调侃的方式回应了这一问题 , 称有人告诉他问界M7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便宜了 , “因为他过去都是买一两百万元以上的车 , 贵一点能体现到他的身份 。 ”
华为合作造车的模式也在引发车企警惕 。 作为当下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北汽、长安、广汽中的一家 , 财新23日报道称 , 接近华为的知情人士透露 , 华为与广汽埃安深度合作项目已经中止 , 现在双方是零部件供应和采购关系 。
随后 , 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 , 该消息“不属实 , 我们和华为的合作项目还在正常推进 。 ”
但广汽埃安对华为的不满却有迹可循 。 8月份的第十九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杭州峰会上 ,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吐槽道:“可能不仅仅是电池 , 华为也是大牌的供应商 , 它的价格比较高 , 也不受控 , 我们想跟华为合作 , 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 ”
肖勇称 , 在同华为保持合作的同时 , 广汽内部正在进行电池技术自研以及电池工厂建设 , 在三电核心技术、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方面努力建起自研体系 , “两条腿走路……未来埃安30%自研 , 70%选择市场采购和合作” 。
这也意味着在基本告别“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订单后 , 华为车BU已经开始面临丢失传统车企订单的风险 。 留给华为汽车业务可供拓展的客户名单或将越来越少 。
C
任正非在最新文件中提及 , ??2023年到2025年 , 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 。 面对未来这三年的艰难时期 , 华为一切业务的出发点都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上来 。
但如果华为还想继续在战局未定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 持续不断地投入又是必需的 , “就像‘蔚小理’一样 , 以亏损换增长是一条不得不走下去的路” , 唐策认为 。
基于此 , 或许将华为汽车业务从集团中分拆出来 , 寻求单独融资 , 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保证了华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不会缺席 , 又不会受限于任正非缩减支出、追求利润的文件宗旨 。
更何况 , 任正非还曾在去年4月亲自说过将来让一部分业务慢慢走上资本市场的话 。 当时正值华为云业务震荡期 , 徐直军、余承东又先后接任云业务董事长和CEO , 外界将更多关注度都放在了云业务的拆分可能性上 。
【VR|华为汽车到了独立融资的时刻】
在恒业资本创始人江一看来 , 华为所有的举措 , 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允许内部业务什么赚钱干什么;二是赚取更多自由现金流 , 不排除允许部分业务体系走向资本市场 。
这也贴合任正非在最新文件中提出的要求 , 即当下华为的理想就是活下来 , 哪里有钱就在哪里赚一点 。
对于上市公司MBO(即管理层收购)而言 , 拆分出来的一般都是优质资产 。 但华为的特殊性在于 , 它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 通过工会委员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 。
再加上任正非将自由现金流看得比其他公司更重 , 在江一看来 , 如果华为走到拆分业务这一步 , 它秉持的一个原则可能就是“把能够赚钱的握在手中 , 然后把那些未来才能赚钱的给放出去 , 推向资本市场” , 像对眼下创收利润帮助不大的汽车零部件业务 , 就是一个很好的拆分目标 。
事实上 , 拆分业务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并不鲜见 , 给华为做过战略咨询的IBM就曾经数度拆分业务 , 国内巨头中京东将拆分玩得炉火纯青 , 拆分之后业务发展的成绩也不错 。 总而言之 , 将车BU拆分出去独立融资 , 未来不排除单独上市的可能 , 已经成为华为的一个现实选项 , 现在就看任正非能不能下这个决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