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

编者按
今天我们来到第二季“高成长企业论·2021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大型系列专题报道”第10期。前面9期我们聚焦大湾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并以东莞、顺德两个地区样本剖析培育大湾区“瞪羚”生态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后一期我们把目光投向长三角半导体产业,从历史、资本、营商、产学研、产业生态等角度挖掘“中国硅谷”是如何炼成的?希望对大湾区瞪羚群发展壮大有借鉴意义。
7月,上海燧原科技推出了第二代云端AI训练芯片邃思2.0,这是迄今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也是中国首个支持TF32数据精度的AI芯片,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邃思的1.0版本就已获得2020年“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
再早一些,今年1月,天数智芯公司宣布其7纳米GPGPU云端计算芯片BI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量产并投入商用。量产之后将成为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生产的7nmGPGPU芯片。
无独有偶,这两家在芯片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公司都来自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并且都仅成立三年有余,已获得数十亿融资,可谓“瞪羚”企业。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上海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EO赵立东直言,“综合发展历史、政策、人才等多方面来看,张江应该是全国做芯片的首善之地,如果张江都做不好,我不认为全国任何一个其他地方能做好。”
天数智芯产品开发副总裁邹翾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如果没有张江过去20年的累积,我们很难做出这样的产品。
张江还有个称号是“中国硅谷”,在这里聚集了上海绝大部分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形成了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在内的产业链。
如今,集成电路是各地争相培育的战略性产业,而上海已占据高地。截至2020年,上海从事集成电路的企业高达70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2071.33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国的23.41%。
在上海以及张江背后,集成电路产业怎样一步步集聚、瞪羚企业如何得以壮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南方财经全媒体采访人员近期做了深度调研。
上海|从“中国硅谷”到大区域协同:长三角何以进击“芯产业”高地
文章插图
“中芯国际成立影响重大”说起上海集成电路的历史,要回溯到1990年代的国家项目。
1995年12月,中国开启了电子工业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项目——“909”工程,投资总额达到100亿元,由上海华虹集团承建。从此时起,上海开始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征程。
同一时期,除了华虹集团,还有一家重量级企业布局上海张江——“阿法泰克”(现纪元微科),提供整套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服务。该企业由中、泰、美三方合资,总投资额达到7500万美元,属于国家集成电路封装专项工程(908工程)。
步入新世纪之初,又一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影响重大的动作是中芯国际的成立。2000年,张汝京带领300多位台湾半导体从业者和100多位“海归”来到上海张江,创办了中芯国际。上海季丰电子董事长郑朝晖曾回忆,“中芯国际的规模非常大,起步时工厂就有上万名员工。”
这一批人才极大的带动了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彼时,在张江主要是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等业务,产业链很快向上游——集成电路设计延伸。这个过程中又一标志性事件是2006年AMD宣布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正式运营,作为AMD全球研发体系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赵立东于2007—2014年服务于AMD,参与成立中国研发中心。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一开始高科技里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比如验证就先放到中国,“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验证放过来,从IP的验证到整个芯片的验证,最后就演变为有些验证做得越来越好,团队开始理解IP是怎么回事了。”赵立东回忆,接着IP的设计开始一半在美国,一半在中国,慢慢地技术相对低端的IP设计全放到中国,再经过多年的演变,最后干脆一整个芯片项目都放在国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