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业者|硅光芯片逐梦人甘甫烷:15年领悟学术到产品( 三 )


在硅光子领域积累十多年后 , 2017年 , 甘甫烷觉得硅光子在传输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 , 产业链逐渐成熟 , 他也看到了硅光子产品在美国开始上量的前兆 。 2018年3月 , 甘甫烷创办赛勒科技 , 聚焦硅光子技术产业化 , 研发制造25G/50G/100G/200G/400G高端光通讯收发芯片 。 甘甫烷表示 , 目前赛勒科技处于量产“前夜” , 硅光子芯片产品基本定型 , 明年将实现量产 。
技术人转型创业者:按下葫芦起了瓢
对甘甫烷来说 ,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 “创业是为了发财的想法很危险 , 因为创业本来就很难 , 是九死一生的过程 。 ”安下心来做事是更重要的 , 他希望第三家公司能够发扬光大 , 将硅光子芯片真正做到大规模量产 。
作为一个科技人转型创业者 , 经历三次创业的甘甫烷感慨良多 , “做公司的过程有时像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 总有一个要起来 。 没技术要找技术 , 找到技术做产品 , 做完之后还得生产 , 生产要控制供应链 , 供应链很关键 , 你得获得低成本 , 然后还要销售 , 销售得有价格 , 销售过程中有时候会有恶性竞争 。 ”
在甘甫烷身边也有很多从研究所出去创业的人 , 很多人和当年的他一样大多没有创业经验 , 有的是一腔热血和技术 , 但弱点在于没有产品经验 , 更重要的是没有管理经验和团队概念 。
“一个技术对公司来讲有10%的贡献都不得了了 , 做成产品的贡献是30%-40% , 后面的生产质量、管理、市场占比百分之六七十 , 但大多数做技术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 ”在创业这条路上摸爬滚打 , 与前两次相比 , 第三次创业他有了企业文化建设和股权搭建经验 。
中美的不同创业经历也让甘甫烷感受到两国创业氛围的差异 。 “美国的风险投资会问你能不能成功 , 你为什么跟别人一样 , 我觉得你成功不了 。 在中国会说 , 你跟别人不一样怎么能成功?”
与国外的风险投资相比 , 中国的风险投资容错率相对低 , 对科技的包容度相对弱 , 往往希望创业公司尽快成功 。 “中国的投资人常常需要有兜底 , 有对赌协议 , 方便退出 。 ”
他也常被投资人问到 , 有无对标的公司和产品 。 “我心想 , 别人做了还要你干嘛?中国的投资人要对标 , 但如果真的是创新 , 怎么会有对标呢?”
甘甫烷表示 , 硅光子技术当前还面临硅上发光研发难度大、光模块封装成本高、硅光子在CMOS工艺上难以完全适应等研发挑战 , 他希望未来能把封装做得更加简单一点 , 加上多材料融合 , 使光子芯片成为跟电子芯片一样无处不在的产品 , 但这需要整个产业的所有人共同努力 。 他觉得当前国内光子芯片领域人才浮躁 , 独立创新仍然偏少 , 事实上国内光子芯片的学术与产业水平与国际差距大约只有几年 , 硅光子芯片工艺制程并不需要3nm , 130nm、90nm就够了 , 国内都能提供 , “工艺不是问题 , 中国人足够聪明 , 能赶得上 。 ”
科学家×创业者|硅光芯片逐梦人甘甫烷:15年领悟学术到产品】【编者注】“科学家×创业者”系列报道将持续关注实践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科研工作者 , 澎湃科技希望通过报道他们的创业故事 , 记录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的历程 , 汇聚中国创新的力量 。 欢迎更多身兼科学家和创业者身份的人来讲述你们的故事 。 采访联络邮箱:zhangji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