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华米的困惑:中短期逡巡在规模天花板下( 二 )
几个季度以来 , 华米自有品牌表现相当出色 。 就出货比例而言 , 已走出此前小米占7成、华米3成的依附结构 。 且自有品牌、高端化提升了毛利 。 目前营收比例已基本持平 , 只是需要进一步稳固 。
不过 , 这一维度仍更多集中在原有赛道 。 从规模化看 , 即便主业品类与其他可穿戴产品出货持续乐观 , 甚至拿下更大的市占 , 华米也难真正打破规模化的天花板 。
【Apple Watch|华米的困惑:中短期逡巡在规模天花板下】本质上说 , 这是赛道的制约 。
当然 , 这里并非盲目推崇规模化 。 市场有很多小而美 。 但着眼未来生态 , 规模化指标无法忽视 , 它不仅是体量 , 还有很多复杂生态的杠杆力 。
第二维度 , 重新定义新赛道 , 于华米来说 , 就是“科技连接健康” 。
“可穿戴”虽然也有场景感 , 但与“健康”概念相比 , 有狭隘得多 , 而且“可穿戴”更侧重产品与物联 。 而“健康”概念不仅前端入口更多样 , 整个纵向的链条更是长而复杂 , 充满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态空间 。
“健康”甚至不是一个业务形态 , 而是一种“健康+”形态 。 就是说 , 一旦建立起平台化能力 , 借助数据智能 , 它的服务几乎可以敏捷嵌入其他所有场景 。 确实 , 只要最终服务人本身 , 这世界就没有什么行业能脱离“健康”属性 。 这也是一种刚性、粘性 , 更大的稳定性 。
截至目前 , 华米已经发布多款健康概念的智能电子 , 并开始构建基于技术与数据的服务链条 。
而就短期规模化动力说 , 它的企图心当然也很强烈 。 7月公布的精巧版的核磁共振终端 , 隐含着未来相当完整的商业图景 。 落到未来潜在营收 , 虽比传统大型医疗设备便宜多多 , 只是几万的价钱 , 一旦有一定出货量 , 同样也非常可观 , 华米的规模 , 有实现惊人一跳的可能 。
但这一步 , 有些早了 。 它的落地 , 不仅涉及政策、基础设施、行业壁垒、灰色地带、数据信任、用户健康消费理念与普惠路径 , 还有相当隐蔽的监管等 。
比如 , 一个诊所努力买了一台 , 你怎知道其他医院就会认同你的数据?医疗业的服务 , 很大程度上 , 就是靠着不透明尤其“数据孤岛”获取巨额利润的 。
华米不可能单靠自身渠道端努力与强力投资就能打破壁垒 。
就算落到一个小问题 , 也难回答:你有什么渠道吗?
这意味着 , 核磁共振之类的产品虽然富有想象空间 , 能塑造品牌形象 , 加持企业“科技属性” , 短暂刺激股价 , 但一个较长周期内 , 它也根本根本无力化解华米的规模化压力 。
我们看到 , 7月发布会之后 , 黄汪突然又强调涉入儿童手表 。 就实际业务效应来说 , 后者比核磁共振务实得多 。
如此 , 我们反而更关注它的第三个维度了 。
那就是“立足主业与用户洞察 , 强化底层技术平台创新 , 提升用户体验 , 锻造生态体系 , 建立护城河、复杂运营平台的同时 , 进而谋求新赛道的生态话语权” 。
这里不堆砌材料 , 只就华米于芯片、操作系统、贯通健康价值链的复杂的智能化分析能力聊几句 。
一些媒体人狂吹这是芯片自主 , 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 当然有一定的效应 , 尤其当下的行业分为 。
但就现有的产品形态与生态构建说 , 华米的动作其实更多还是立足基本的用户体验、需求洞察、生态构建 。
可穿戴产品矩阵的入口级产品 , 与一般消费物联网入口级的手机不同 。 场景与用户交互方式有很大差异 。 原有的芯片架构(ARM系)与操作系统(安卓系)在小东西上过于复杂、臃肿 。 单一终端 , 持续标准化 , 还能堆叠 , 若涉及多品物联 , 适配繁琐、成本较高 , 反而影响未来生态开发 , 根本无法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 也无法驱动富有活力的应用开发群体 。
- 直播|曝苹果 Apple TV + 将大搞体育直播内容
- 苹果为Apple Car访韩寻找合作伙伴,入围皆是赢家
- 苹果|1万块手表戴出了100万的感觉,理查德米勒版AppleWatch,美学回归
- Apple Watch|Surface Go 3评测:轻量办公领域一骑绝尘
- 懒人畅听 HarmonyOS 版上架华为 Watch 3 手表应用市场
- watchgt|带你入门Java之IDEA的插件安装
- 懒人畅听HarmonyOS鸿蒙版本上架华为Watch 3系列手表应用市场
- 韩国供应商虎视眈眈 苹果2022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
- 系统升级!华为 WATCH GT 2 手表新增一键排水、锁屏密码等功能
- 小米科技|小米Watch S1评测:或许能成为小米冲击高端可穿戴设备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