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四 )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文章插图
【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实际上官方(官媒)层面以“人才”为称呼定义“互联网从业者”的做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不久北京市引发的《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才进行过鲜明的表态:
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集聚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吸引数字经济资本投资,汇集培养国际化数字经济人才。
所以说起来有点残酷,“互联网民工”这个概念能够出圈,能够慢慢成为整个“互联网从业者”的代称,其实是自媒体们的功劳,新媒体的产物。通过创造标签鲜明的新名词,快速触及情绪来加速传播,功能性不言自明。很大程度上来说结果也是好的,当“玩梗”越来越普遍,“IT工作就像民工”也成为一个既定事实被所有人所正视:
甭管您认不认可吧,程序员累、开发者苦、互联网人掉头发,搞IT的要充分注意健康,现在在任何场景里表达这些观点都不会被认为是“矫情”。人们对呼兰、韦若琛、庞博们的段子,就比Norah、杨笠的段子宽容得多——哪怕本质上都是“对特点进行夸张放大”的喜剧套路。
并且更加残酷的是,诞生于新媒体环境的新生产物,通常都有新媒体时代的通病。对于“互联网民工”这样一个文化概念来说,“语义”的流变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宿命。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借用“民工”中“工”的概念,用来表达对“工作量过高”的一面逐渐消失,取而代之地是对“民”概念的放大:
我每周把60个小时打卡时间都贡献在这片土地里了,怎么还算个“外人”呢?
看上去也没有错。但如果说千禧年代、10年代的互联网从业者是天然的“开荒者”,有着“开荒者”特有的“缺乏退路的焦虑”,那么现在的互联网从业者的共情就很难理解了:毕竟“互联网”已经和传统经济没有了足够大的距离感,前者大到包容了后者的一切,不一定研发、策划、创意才叫互联网,互联网也开始对“大量重复机械性工作”表达出来了强烈的需求。
——有数据为证,下面是某短视频巨头招股书公布的人员构成数据,这还没算坐落在各大新一线城市,据说是以劳务外包形式存在的庞大内容审核、广告销售团队呢。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文章插图
所以回到开头那张图的刷屏,或许我们更应该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把互联网从业者算成农民工”,而是为什么能够吸引人们毫不犹豫的共情,甚至公然放弃了“平权风”下人们好不容易形成的对人群定义上的谨慎——更何况人家根本没这意思,不看正文好歹看看原文吧。
可能有一个短视频文案特别适合作为答案。那段视频来自@人生bug(感谢@膀胱绿子 分享),用来吐槽“亚逼”:
你是亚逼
你买旗袍,镂空蕾丝
你把性感留在底层风景里
你在苏联特色楼道里照相
在社区垃圾通旁边照相
你表情孤傲身材曼妙
你热爱艺术,热爱本地艺术家展览追寻艺术趋势
爱听实验音乐
体会你的小众孤独
……
谁能活过你
可能享受“评价”的,不仅仅只有“亚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