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文章插图
文 | 互联网指北,作者 | 贾志国,编辑 | 蒲凡
在最近几天的朋友圈里,你一定看过这张图。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文章插图
这是一份发布在人社部官方网站上,来自于农民工工作司的监测报告,大意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监测、取样,发现进京务工人员们的就业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扛麻袋、端盘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开始向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转移了——数据充足、例证充分,官方认为是农民工群体已经迭代了,现在是“新生代”。
经过年初开始的“互联网反黑话”思潮的洗礼,很多人敏感地抓住了图中的“重点”: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说的不就是新媒体编辑、运营专员、市场策划、开发运维工程师们吗?
于是差不多从8月16日下午开始,这张图开始登上各种热搜,网民们表示“我居然成为了21世纪新型农民工哈哈”“国家认证的新农民工”“荣誉称谓多了一项:互联网民工”“大厂程序员=钢铁工人、织布女工”……
民工|刷屏“互联网民工”的,大多都是“互联网亚逼”
文章插图
其实到这里,整件事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人们周期性地通过集体自嘲来吸引外界关注,从而以“原来大家都这么惨”来解压,在现在的社交网络规则里纯属基本操作。互联网公司和农民工之间模糊的界限,也早在著名过年段子“CBD里的Janny、Candy回家都变成了二丫、狗剩”里完成了好几次解构。
再加上互联网人本来就嗓门最大,活跃度最高、工具应用最熟练、传播资源最多,这种把小圈子里的情绪发泄生生拔高成了“全民共情”的事情只能越来越多,没看后厂村、西二旗都快成一个“公共地名”了吗?
但这件事能够成为一个“笑点”,却引发了我的另一个好奇:既然大家都能直接感受到“农民工”与“互联网从业者”这两个词之间有着明显的反差,那么在过去人们是怎么定义“互联网从业者”的身份的呢?在过去,“互联网从业者”们是否在称呼上就获得过明显高于“农民工”的礼遇呢?
01 被定义的,其实没有坏的过去人们怎么定义“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的?这个问题很容易让考据党们犯难,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互联网资费太贵、设备太贵,导致上网既不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也不是电脑手机的必需品,“互联网行业”非常有“阳春白雪”的意思——距离老百姓太远,距离教科书太近——人们熟悉的是进微机室要穿鞋套、学打字要报班背五笔字根,打印文章要找打字员帮忙。
于是懵懂又茫然,那段时间互联网行业不是没有萌芽,线索也不是不能找到,但定义很混乱,有的叫“信息产业”,有的叫“电子商务”,有的叫“计算机技术”,还有叫“数据通讯”的,到底哪个称呼和今天的“互联网”划等号?这确实是个需要琢磨的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考据上的语境还原问题。比如2004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在职业和模块的培训招标工作中,把电子商务员(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师)等很有现代互联网行业色彩的职位称呼为“灰领”——“灰领”“白领”“蓝领”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概念,分别用来指代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并列的还有室内装饰设计员(师)、首饰设计员(师)等其他职业。
这就很难说这个“灰领”是不是专门用来形容“互联网从业者”的。
但无论干扰条件有多少吧,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确实存在过一段“人们会高看互联网从业者一眼”的浪漫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