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巨头造车,BATH 为何难达共识?( 四 )


近日 , 华为公布了 2021 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 , 总营收同比下滑 29.4% 。 其中 , 手机等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营收下降幅度超过40% 。
在不少媒体此前的解读中 , 智能汽车有望成为华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
不过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 , 赛力斯 SF5 今年 6 月的销量不超过 500 辆 , 加上 4 月和 5 月的销量也不超过千辆 。
有人向新智驾透露 , 智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 如果单月销量不足 5000 台 , 很可能因为盈利难题被市场淘汰 。
但也有人表示 , 自动驾驶团队需要主机厂的项目来检验技术 , 即使赔钱也得干 。 另外 , 抛开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谈 , 华为的汽车电机等业务还是有很多主机厂愿意接受 。
百度和华为各自面临着困境 , 寻找新故事的动力无疑更足 , 在智能汽车赛道破釜沉舟的可能性也更大 。
反观腾讯和阿里 , 两者都不太需要亲自下场造车 , 或是像百度华为那样重仓自动驾驶技术——这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
从组织架构上或许也能看出这一点 。
在百度和华为内部 , 智能驾驶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 比如 , 百度早在几年前就设立了 IDG 智能驾驶事业群组 , 并于今年创建了独立的汽车子公司;而华为则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从 ICT 业务划分到备受关注的消费者业务 。
相比之下 , 智能驾驶在腾讯和阿里组织架构中的权重可能没有那么高 。
腾讯的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等业务均隶属于 CSIG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下设的腾讯出行事业部 , 以软件的形式为汽车行业赋能 。
除了对外慷慨投资车企 , 阿里内部的智能驾驶项目(末端配送)由达摩院负责 , 为自身体系内的新零售、菜鸟网络、本地生活等业务作运力补充 。
总  结
尽管不同的基因以及对智能驾驶不同的重视程度 , 让 BATH 在「造车」打法的层面没有统一模板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推动汽车产业拥抱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各家角逐的终极目标 。
而在大家通往终点的过程中 , 四位玩家也注定会狭路相逢 。
首先是华为和百度 , 无论是在自我定位上 , 还是在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上都各有交集 。
比如 , 华为立志要做智能汽车 Tier 1 , 并且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智能解决方案 , 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 HI 。 而百度此前推出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很可能会在市场上与华为产生正面交锋 。
其次 , 如果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来看 , 百度-吉利的集度汽车与阿里-上汽的智己汽车也存在着交叉区间 , 即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
同时在车联网、地图等模块上 , 四位玩家也都有涉猎 。
至于蛋糕到底怎么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 毕竟 , 四位巨头各有特色 , 例如华为做 Tier 1 , 坚持不造车;百度平台、方案、汽车一条龙服务;阿里投车企、搞物流;腾讯深耕软件生态 。
大家难免在一些细分赛道上产生碰撞 , 但也正因如此市场才会迸发更大的活力 。
况且 , 智能汽车赛道还不存在 , 也不太可能存在赢者通吃的情况 。 亲自造车不一定就有胜算 , 只做赋能也不一定是损失 。
玩家们想要在这个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并不太难 。 重要的是 ,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