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巨头造车,BATH 为何难达共识?

小马智行|巨头造车,BATH 为何难达共识?


从云计算到 AI 金融再到机器视觉 , BATH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在同一战场聚首的情况并不少见 。
作为未来出行的关键连接点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落脚点 , 四巨头在智能汽车的赛道自然也不会缺席 。
尤其是在 2021 年 , 四家都有相关重磅消息放出:
华为已与小康、北汽极狐深度合作推出新车型;腾讯则深耕车联网 , 软件生态今年在数十款新车的数字座舱中亮相 。
不同于华为、腾讯都曾公开多次地强调「不造车」 , 百度和阿里则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造车」的意愿 。
今年初 , 百度官宣将下场造车 , 首款汽车产品将在三年后推出;同时期 , 阿里与上汽出资 18 亿成立的智己汽车于上海正式面世 。
不难看出 , 虽说 BATH 都在此跑马圈地 , 但其「造车」打法却发现迥然不同:

  • 华为 , 坚持不造车 , 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大任所驱;
  • 百度 , 死磕智驾、平台、方案、汽车一条路走到底;
  • 阿里 , 两条腿走路 , 投资扩声量 , 「造车」赋能物流;
  • 腾讯 , 重连接、强生态 , 将软件的力量最大化释放 。
在市场的呼声下、政策的推动下 , 智能汽车无疑站上了风口 , 而巨头们的频频动作也让坊间讨论繁多 。

同为国内顶级的科技公司 , 「造车」方向上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四位玩家 , 狭路相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四种玩法 , 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战略思考和商业逻辑?
神仙打架 , 各有各的「打法」基于开篇提到的四大玩家的不同 , 我们先进行更细致的拆解 。
1.华为「另类」:不造车 , 扩大车企朋友圈
在跨界造车成风的当下 , 华为有点另类:

不造车 , 是华为所有的对外口径 , 是公司最高层下达的死命令 。
眼下车企对于整体方案解决商或多或少都心存戒备 , 担心自己日后成为没有「灵魂的躯体」 。
国内某知名 Tier1 的员工告诉新智驾 , 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旨在提供更高阶的自动驾驶体验 , 但目前车企的大部分需求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L2 级) , “只有那些需要借助华为品牌来抢市场的车企才会与华为合作 。 ”
另一方面 , 华为解决方案的成本相对更高 , 从而推高售价 。 比如北汽极狐阿尔法 S 普通版与华为 HI 版售价最高相差近 20 万元 。
根据多位受访者的观点 , 真正亲民的自动驾驶系统 , 价格起码要降到两万元以内 。
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 , 华为想要以自动驾驶撬动主机厂本就不易 。 一旦过多展示造车野心 , 甚至可能在现阶段就直接失去了汽车赛道的入场券——这会让华为在手机业务受阻的大背景下非常难受 。
基于不造车的宣言 , 华为已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 , 与北汽、广汽、长安等主机厂建立了深度的联系 , 其 Tier 1 的定位趋于稳定 。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认为 , 华为造不造车不是能力问题 , 而是一个商业权衡问题 。
2.百度「猛攻」:all in 自动驾驶、死磕智能汽车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车辆进行验证 , 自动驾驶技术就是空中楼阁 。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了百度造车的深意 。
尽管车队规模、测试里程 , 相关专利都堪称是国内之最 , 但百度 Apollo 做了九年迄今仍未盈利 , 商用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
即便是和主机厂合作 , 如果销量规模上不去 , 对盈利的贡献微乎其微 , 技术也无法得到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