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u|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上有哪些“神器”?

8月4日11时08分 ,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 , 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主要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 , 并为环保、测绘、气象、农业、减灾等领域提供业务支撑和研究服务 。 “句芒号”是我国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 , 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 。 “句芒号”的升空 , 标志着我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 。
此次发射也是自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以来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800多天内连续成功执行的第100次宇航发射任务 , 国家航天局负责“句芒号”卫星工程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发射许可审批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八院分别负责卫星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抓总研制 。
尝试“跨界”“身怀绝技”的“技能之星”
句(gōu)芒 , 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 , 主管树木发芽生长 , 与祝融齐名 , 象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责任 。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 , “句芒号”卫星在轨运行后 , 可获取全球森林碳汇的多要素遥感信息 , 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 , 转变传统的人工碳汇计量手段 , 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实提供重要的遥感支撑 。
森林碳汇监测需要有高精度的植被数据作为支撑 , 为达到这一要求 , 研制团队尝试“跨界” , 创新性地将天基测绘“激光雷达+光学相机”为代表的主被动联合观测手段应用到森林监测中 。
获取高精度的植被高度和面积信息是森林碳汇监测的关键 , 对应到卫星设计上 , 即对激光雷达和多光谱相机提出了高要求 。 为了让“句芒号”具备高精度森林碳汇监测能力 , 研制团队基于现有技术基础 , 从性能提升、配置方式、总体设计上做出创新突破 , 最终满足了森林碳汇监测的需求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专家介绍 , 这种主被动联合观测模式 , 不仅充分发挥了激光雷达和多光谱相机的优势 , 同时还能利用激光校准多光谱相机精度 。
“准、全、细、精”碳汇监测的“专业之星”
植被高度、植被面积、叶绿素荧光和大气PM2.5含量是计算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 。 作为森林碳汇监测的“专业之星” , “句芒号”配置了多波束激光雷达、多角度多光谱相机、超光谱探测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等4种载荷支持获取以上数据 , 确保数据“准、全、细、精” 。
植被测高结果“准” 。 “句芒号”利用多波束激光雷达进行植被测高其实是一个抽样测量的过程 , 通过计算激光到树冠以及地面的时间差得出树木的高度 , 而卫星一次测量发射出激光的光束数量、频次决定着测量精度 。 为最大程度提升植被测高的数据精度 , 研制团队通过数据反演、仿真分析、应用测试 , 最终使植被测高精度大幅提升 。
获取植被面积“全” 。 为准确还原森林茂密程度 , 研制团队为卫星设计安装了5个多光谱相机 , 实现对地5角度立体观测 。 同时 , 为了避免植被阴、阳面光线影响 , 研制团队创新性提出月球定标方法 , 确保5角度成像光谱响应一致 。 实现这些能力后 , 5角度多光谱相机就能帮助“句芒号”绘制一幅“立体”植被分布图 。
叶绿素荧光探测“细” 。 叶绿素是植被光合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 叶绿素荧光高精度制图便是“句芒号”支撑高精度监测的重要环节 。 但叶绿素荧光的能量非常小 , 仅有约0.5%到2%以荧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 为提升叶绿素光谱探测精细程度 , 科研人员为“句芒号”设计配置了超光谱探测仪 , 创新使用了光栅分光原理 , 能够探测到人眼所看不到的太阳光细微的明暗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