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思维造物上市折戟,“知识付费”赛道凉了?

高超音速|思维造物上市折戟,“知识付费”赛道凉了?

文章图片

高超音速|思维造物上市折戟,“知识付费”赛道凉了?

文章图片



撰文/孟会缘
【高超音速|思维造物上市折戟,“知识付费”赛道凉了?】编辑/陈邓新
这两天 , “知识付费第一股”思维造物撤回IPO申请的消息在全网刷屏 。 在外界的惋惜和感叹声中 , 罗振宇发布的内部信却将这个不太好的消息定义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同时 , 他还在内部信中透露 , “过去一段时间 , 公司一方面在推进一场深度的组织变革;另一方面在进行艰难的业务迭代 。 ”可见 , 哪怕曾经顶着“知识付费第一股”的光环 , 也被资本万般看好过 , 思维造物履历依旧光鲜 , 但它不得不承认 , 属于“贩卖焦虑”的时代早已远去 , 为了适应新时代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
事实是 , 随着互联网内容的快速发展 , 除了早期的音乐、小说、视频等内容形式之外 , 还衍生出了短视频、直播打赏、直播带货等多种新型内容业态 , 进一步丰富了内容付费的内涵 , 而在这一过程中 , 为优质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付费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共识 , 也成就了不少新型知识付费内容搭载平台 。
已然转变的大环境下 , 思维造物上市折戟、知乎困于商业化变现、巴九灵15亿“卖身”失败 , 这些知识付费赛道的早期入场者的遭遇 , 或许正好印证了人们并不是不想为知识付费 , 只是不想为早期的知识付费平台付费罢了 。
属于知识付费早期入场者的时代过去了在舆论场中 , 外界对思维造物的遭遇可以归结为八个字 , “折腾两年 , 白忙一场 。 ”
如果回头来看思维造物的发迹史 , 一切都始于2016年“得到”APP的上线 。 这一年同时也是知识付费的元年 , 虽然知乎live、喜马拉雅、蜻蜓FM等平台相继试水 , 但在收获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之后 , 思维造物可以说是当时最靓的那个“仔” 。
作为彼时知识付费领域的代表 , 思维造物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从事终身教育的公司 , 也是该赛道的独角兽 。
从业务构成来看 , 在线上 , 其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终身学习者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在线下 , 其通过“得到高研院”、“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 , 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 , 处于终身教育行业第一梯队 。


从营收方面来看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 , 思维造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8亿元、6.75亿元和8.43亿元 , 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4006.35万元以及1.25亿元 。 其中 , 线上知识服务业务是思维造物的主要收入来源 , 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贡献收入占比超过60% 。
于是 ,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 思维造物在2020年9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冲刺创业板IPO , 计划募资10.37亿元 。 可惜的是 , 在更新了7版招股书 , 遭到三次深交所问询后 , 思维造物选择主动撤回IPO 。

图片来源:思维造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基于最近和监管部门的沟通 , 以及当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 公司决定暂时撤回国内上市的申请 。 ”公开信里提到的这句话 , 其实也说明思维造物已经意识到 , 外界环境已经发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招股书中 , 思维造物曾列举过处于同一相关赛道的主要竞争对手:知乎、巴九灵、樊登读书、混沌学园......但知乎长期困于商业化变现、巴九灵15亿“卖身”失败后筹谋上市未果、樊登读书转头做起了线上线下同步的阅读新模式、混沌学园在网络上声量日渐稀薄 , 这些早期的知识付费入场者 , 都已“失落”在了那些最美好的发展时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