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万亿母婴垂直电商,为何集体走向衰落?( 二 )


曾经被称作港股“母婴行业第一股”的宝宝树则是连续三年业绩不佳 , 股价由一年的1港元/股下跌至7月15日的0.42港元/股 , 下跌超5成 。 经过多年营收缩水和利润下滑 , 宝宝树如今转型广告业务 , 母婴电商反而成了副业 。 年报显示 , 公司去年营收有90%来自广告收入 , 电商收入仅占8% 。
不仅市场反响平平 , 资本对母婴电商赛道的热情也在逐渐冷去 。 据母婴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母婴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 , 去年全年行业有90起投融资事件 , 主要集中于孕期护理、婴幼儿辅食、常用消耗品等领域 。 在其中22个融资过亿的项目中 , 涉及母婴电商的仅有2个 。 到了今年上半年 , 母婴电商更是几乎从投资人的名单中消失 。
曾经的资本宠儿 , 如今成了资本弃儿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母婴电商自身没有造血能力 , 早期可以靠资本输血谋求高速发展 , 但当资本转头不再继续支持后 , 如果自己又找不到自救的方法 , 出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
“人货场”暴露行业短板众所周知 , 电商的底层逻辑离不开“人-货-场” , 那么 , 母婴电商中的“人-货-场”构建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呢?
首先看“人”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过去人们听从代代相传的经验 , 如今新生代父母则对旧传统不屑一顾 。 他们崇尚科学养娃 , 聚集在以知识输出和经验分享为主的母婴内容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 催生了一批像宝宝树、辣妈帮这样的社区内容电商代表 , 和像蜜芽、贝贝这样的垂直母婴电商 。
但互联网变得太快了 , 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消费习惯 。 以抖音、快手和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了流量的新阵地 , 母婴赛道入局者甚众 。 以KOL、网红、明星为代表的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社区团购等营销方式成了新生代父母“买买买”的主战场 。
此外 , 母婴产品的消费者往往对商品的安全和质量极为重视 。 基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 , 大部分消费者仍然更倾向于线下购物 。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 2021年母婴线下消费占比达66.2% , 预测在未来3年内 , 尽管线上消费会逐步增长 , 但线下购买仍将牢牢占据超6成的比例 。

在“货”和“场”上 , 母婴电商的短板就更加明显了 。
从诞生的第一天 , 电商就和“价格战”形影不离 。 高光时期 , 手中现金充裕的蜜芽曾经和京东发起过“纸尿裤”价格战 , 生生将定价138的商品卖到68元一包 , 一个月时间 , 蜜芽销售额涨了7倍 。
通过爆品策略引流 , 再借助运营手段带来转化 , 这是电商一贯的打法 。 但这个方法却在母婴电商跑不通 。 因为母婴电商的品类集中度太高了 。 据《内容电商实验室》发布的文章数据显示 , 奶粉+纸尿裤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可以占到全部商品的80%以上 , 这种情况在其他类消费品市场中极为罕见 。
曾经在资本的加持下 , 任何一个母婴电商都努力在奶粉和纸尿裤这两个SKU上疯狂烧钱以吸引用户 。 但糟糕的是 , 奶粉和纸尿裤是母婴消费中的核心复购品类 , 大量的母婴品类是复购低甚至是没有复购的非标类产品 。 在极度内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母婴电商们 , 没能割到用户的韭菜 , 反而被消费者薅秃了毛 。
此外 , 母婴市场的特殊性还在于 , 这是一个阶段性连续消费品市场 , 即消费者只会在某个阶段内体现出对该类商品的需求和关注 。 随着孩子的成长 , 特殊的婴幼儿用品被常规商品所取代 , 消费者们会很自然的从母婴电商回归到综合类电商 。
这意味着母婴电商平台的用户生命周期只有两年 , 要保持平台用户数量和GMV的稳定 , 平台们唯有不断的投入广告吸纳新的用户 。 但在流量费用高企的今天 , 哪个资本还愿意连续投入砸钱?2021年 , 市场中陆续有母婴电商公司倒闭 , 其中不乏有已成立15年之久的市场“老将”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的名单显示 , 企业倒闭的原因主要为:烧钱、融资能力不足和行业竞争激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