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模式”这个想法很好,但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
早在2006年11月 , 当一位前知名演艺圈人士将笔记本电脑送到一家维修点进行修理时 , 他绝对没有想到 , 这次看似司空见惯的行为 , 会在一年多后将自己在内的多人卷入一起极其严重的名誉风波中 。
【“维修模式”这个想法很好,但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想必有些朋友已经知道 , 这正是早年间的“XX门”事件 。 就算并未关注此事件 , 或许你也知道 , 自此之后关于“如何在送修电脑/手机时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 , 也成为了一个讨论度非常高的话题 。
与电脑相比 , 如今手机无疑承载了我们更多的日常生活 , 并且往往存储有更多更私密的个人数据 。 同时与电脑相比 , 智能手机的高集成度和更高的日常使用频次 , 也决定了其必然是更容易出现故障/损坏 。
文章图片
于是乎 , 在“预判”到了用户的担忧 , 又或许是洞察到了各维修点/第三方的“不靠谱”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开始设置所谓的“维修模式”功能 。
所谓“维修模式” ,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隐私加密的开关 。 当手机出现故障、需要送修时 , 消费者可以打开这个开关 , 让手机里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照片、视频、用户自行安装的第三方程序)都会被加密和隐藏起来 。 但与此同时 , 手机本身的全部功能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 而且也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锁屏保护 。 这样一来 , 维修人员依然可以正常检修手机、测试各个功能的有效性 , 同时也无法接触到用户的隐私信息 。
文章图片
乍看之下 , 这似乎是个很有实用价值的设计 。 因为如果没有它 , 消费者在遭遇手机故障时 , 可能就不得不先想办法将隐私信息备份出来 , 然后再“恢复出厂设置” 。 等手机修理好后 , 再把此前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回手机 , 显然要麻烦很多 。
但问题在于 , “维修模式”真的就是万无一失吗?
显然并非如此 。 一方面 , 最容易想到的情况 , 就是当手机真的发生故障或是受损时 , 可能没有办法去启动“维修模式” 。 典型的情况就包括了屏幕破损、触控失灵、甚至是主板进水短路等 , 此时手机本身已无法操作 , “维修模式”显然更无法激活 。 而一旦手机被成功修复 , 此时如果维修人员试图窥探用户信息 , 那么并未开启的“维修模式”自然也就起不到保护隐私的作用了 。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就算手机出问题时依然可以正常操作 , 消费者也不见得会选择在送修前打开“维修模式” 。 毕竟 , 如今整个业界几乎没有一家厂商 , 针对该功能做过太多大规模的宣传 , 所以许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一功能显然并不奇怪 。
而且就算手机在出问题时能够正常操作、且用户知道“维修模式”的存在 。 但到了实际的使用场景中 , 依然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 , 而选择不开启这一功能 。 比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 就是如果需要解决的“手机故障”本身 , 就存在于自己常用的第三方软件中(比如微信发不出图片了 , 或者某APP无法登录) , 那么这种情况下开启“维修模式” , 反而可能会对故障的诊断造成阻碍 。
文章图片
更进一步地说 , 如果站在本就有不良企图的维修人员角度去思考这件事 , 就会意识到 , 如果手机在送修前就已经将隐私数据导出、把系统恢复初始设置 , 那么就算是有人心怀不轨 , 也能看出手机里早就没有了“值得挖掘”的东西 , 自然就会选择放弃 。
- 欲用香蕉皮替代俄气!北溪管道问题频出,德国或出“奇招”自救?
- 宝德鲲鹏样板点:携手云上广西,打造“壮美广西·经济社会云”
- 小红书|破圈:迎“男”而上
- 盗版|继阿里京东之后,新对手又强势来袭,美团已陷入“三战之地”?
- 本文转自:杭州网2022年过半|推动“两链”融合、制定数字经济新一轮行动计划 滨江以持续高质量发展冲锋“两个先行”
- 董明珠|董明珠当“气愤组”,给低门槛家电带货直播敲响警钟
- PHP|“下班后真的没人打扰”,学生跳槽到微软才知道,外企原来这么香
- 新消费时代,品牌如何通过复利效应撬动“她”经济
- 智慧应用赋能 云南数字乡村建设交出“移动”答卷
- B站HR称公司核心用户都是Loser“蒙古上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