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瞭望 | 全球首位“赛博格”去世,未来人机融合将走向何处?( 三 )


受访专家建议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学习 。 未来可考虑增加样本量 , 鼓励更多专家、患者甚至健全人参与进来 , 跟踪、学习人类身体运动与生理的变化规律 。 当学习样本足够充足、技术性能较为稳定时 , 技术就可能为改善患者生存状态等提供更多机会 。
人机如何深度融合
作为机器化人的现实例证 , 彼得的自我改造为人机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潘恩荣说 , 18世纪60年代以来 , 现代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启了多次机器换人的高潮 。
据了解 , 在机器换人时代 ,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 部分人力被替代 ,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机关系的对立 。 但机器在替代部分传统岗位的同时也催生出很多新职业 , 如自动化培训师、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等 。 人机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 并将逐步走向深度合作 。 梁正说 。
特别是随着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 , 其再次深度改造人机关系 , 让机器化人逐渐成为可能 。
潘恩荣表示 , 如果说传统的机器换人是机器介入人与人之间 , 那么机器化人则是机器介入人类生命本身 , 构成的后人类——赛博格 。
在刘瑞爽看来 , 机器化人时代 , 人类的思维或许可以永远延续 , 在云端实现永生 。
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日前表示 , 他已将大脑上传至云端 , 并与其展开对话 。 对此 , 受访专家提出 , 所谓的意识上传只是噱头 , 技术上仍存在诸多局限 。
与云端的大脑对话需依赖众多技术 , 机器学习是其中的关键 。 梁正介绍 , 与目前主要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大规模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不同 , 下一步面向人机互动乃至融合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模拟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 , 但因为目前尚不能准确还原人类的学习过程 , 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 , 所以机器学习的深度和精度都有局限;另一种则试图建立一个穷尽人类所有知识的知识库 , 并将该知识库注入机器 , 但由于数据量过于巨大 , 如何顺畅调用各类数据也存在难度 。
显然 , 相较于一些人的美好愿景 , 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度还远远不够 。 打个比方 , 现在还处于细胞阶段 , 距离复杂的生命还很遥远 。 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性 , 只是路还很长 。 梁正说 。
总体来说 , 人机融合尚处于外围领域 , 比如为运动功能丧失的患者换上假肢等 。 对于更深层次的人机融合 , 全球鲜有成功案例 。
在尧德中看来:除技术成熟度不够外 , 更关键的是 , 人机融合尚未形成共识 。 例如机器会否取代人类、可以在哪些方面取代人类 , 机器会否拥有自己的意识、是否允许它拥有意识等 。
和谐的人机关系始终不能脱离人的尊严 , 要以人的自由意志为核心 。 如果脱离了服务于人的根本准则 , 技术将很危险 。 刘瑞爽说 。
怎样划定人机融合的边界
彼得的生命已经终止 , 但其留下的关于人机融合的边界等讨论仍在继续 。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智能经济快速发展等的同时 , 当人机融合的触角深入人类生命 , 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风险 。
受访专家谈到 , 相关技术一旦落地 , 在使用中可能伴随不公平现象 , 比如是否所有人都有机会平等享受数字化改造的资源 , 以及改造后的人类在某些领域可能具有天然优势 , 更易造成两极分化等 。 因此 , 人机融合的相关制度规范必须走在技术发展的前面 , 为社会治理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