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瞭望 | 全球首位“赛博格”去世,未来人机融合将走向何处?( 二 )


刘瑞爽说:医学实践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具体分析 , 满足四条原则即可进行相关手术治疗 。 即便不能同时满足 , 哪怕其中一项能够得到充分伦理辩护 , 也是可行的 。
公开资料显示 , 多位医生起初均未同意对彼得实施手术 。 受访专家推测 , 医生们的出发点可能主要基于不伤害原则——他们一方面担心全身麻醉会阻碍呼吸 , 另一方面担心手术可能导致疾病发展更快 。 而最终为彼得实施手术的医生主要遵循的是有利原则、尊重原则 。
在刘瑞爽看来 , 如果不进行手术 , 彼得只能慢慢等死 , 生活质量也会严重下降 , 对他来说可能更加痛苦 。 更重要的是 , 作为科学家的彼得 , 思想观念较为超前、开放 , 对于器官改造后的利弊较为清楚 , 医生这样做既尊重了彼得的意愿 , 也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尊严 。
彼得的三重造口术历经3小时40分钟 。 关于该手术的医学论文 , 被选为2019年牛津年度医学病例报告 , 其前瞻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 , 彼得的手术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 未来在没有其他方法可选的情况下 , 针对渐冻症患者的三重造口术可能走向规范 。
人体数字化改造技术任重道远
完成身体基础性改造后 , 彼得决定用智能机器解决行动、沟通等问题 。
为保持活动能力 , 科学家团队为他定制了一个高端轮椅 , 配备电脑显示屏 , 能够通过眼球追踪技术控制电脑 , 进而控制轮椅 , 帮助他站立、平躺、走动 。
为能够与外界沟通 , 彼得在尚能说话时 , 依靠技术团队 , 留下了大量语言、形象素材 , 并创建了自己的3D形象 , 可通过眼球控制电脑 , 以3D头像与外界互动 。
2019年10月 , 彼得进行了最后一项手术——全喉切除 , 以避免因无法自主控制喉咙的运动 , 导致唾液进入肺部威胁生命 。 而这个月 , 原本是医生估计的彼得死亡时间 。
术后 , 彼得彻底失去了声音 , 但可以通过存储在电脑中的合成声音表达思想 。 于是 , 一个依靠大脑、眼睛、人工智能和各种电子设备与命运抗争的彼得2.0诞生 。 依靠科技加持 , 彼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半机械人 。
不过 , 现实版的半机械人与影视作品中科幻人物的无所不能存在较大差别 。 据媒体报道 , 彼得在改造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 比如 , 智能装备并不能完全领会他的意图 , 说一句话都要花费很长时间等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称 , 这些细节表明 , 相关智能技术在应用层面仍存在瓶颈 。
尧德中说 , 彼得的身体机能是不断退化的 , 而技术学习和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身体的变化 。 对渐冻症患者而言 , 如何利用仅存的身体机能向机器传达正确信号 , 是决定技术能否很好为其服务的关键 。 而对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说 , 能否持续跟踪身体退化的进程并同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能否找到技术适应变化的规律等 , 仍需摸索 。
梁正介绍 , 当下语音合成、虚拟化身等技术在娱乐和生活服务方面应用场景较多 , 比如智能客服、虚拟偶像等 , 相关技术已逐渐成熟 , 但人体的数字化改造是相对特殊的场景 , 尚处于探索阶段 。 特别是在思维表达、情感输出等方面 , 技术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
以脑机接口为例 , 尧德中表示 , 未来该技术或将在治疗脑损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包括严重的抑郁症、病态的肥胖、睡眠质量低等问题 , 但这一技术预想很好 , 实践难度较大 。 因为大脑信号不断变化 , 采集信号存在难度 。 即便能准确提取信号 , 由于目前掌握的数据太少 , 想要准确理解信号的含义也很困难 , 国际上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