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式过高估计了全球变暖?真相是什么?( 三 )


有“过热”必有“过冷” , 实际上 , CMIP6模式中还有平衡态气候敏感度低于2.5℃的 , 也就是“过冷” , 它们很容易被大家忽视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 参与CMIP6的中国研究机构贡献的模式没有“过热”或“过冷”现象 , 它们平衡态气候敏感度平均值为(3.16±0.89)°C , 处于居中水平[11] 。
3
气候模式为什么会“过热”?
从1995年开始的CMIP1到最新的CMIP6 , 参与的气候模式越来越多 , 模式考虑的物理过程越来越复杂 , 因为对一些物理过程的数学描述方案不同 , 不同模式的气候敏感度有高有低是一种正常现象 。 这次之所以引起格外关注 , 是因为CMIP6模式给出的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范围是历次CMIP中最大的(1.8-5.6℃) , 多模式平均为3.7℃ , 而CMIP5中没有平衡态气候敏感度高于4.7℃的模式 , 多模式平均为3.2℃[12] 。
气候模式难以准确描述气候敏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气候系统中存在很多复杂的反馈过程 , 能够放大或缩小由温室气体直接产生的增暖 , 气候敏感度是这些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
其中云的生成和演变非常复杂 , 目前的气候模式对云的数学描述还不完善 , 因此云的反馈作用不确定性最大(图4) 。
气候模式过高估计了全球变暖?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4几种主要的云反馈过程示意图 。 气候变暖下 , 云顶高度升高 , 低云云量减少 , 会让更多能量留在地球表面 , 放大增暖;但云中冰晶和水滴的组成也会改变 , 增多的水滴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更强 , 会减小增暖|图源[3,4]
云反馈问题是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 。 这次出现“过热”现象的CMIP6模式 , 多来自在模式物理过程方案研制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的、传统上的优势研发中心 , 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英国哈德莱气候中心等 。 这些机构在参加CMIP6的模式版本中 , 对其旧的CMIP5版本的重要物理过程方案进行了更新 , 例如采用了新的包含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更为复杂的物理方案 , 结果产生了过强的冷却效应 。 由于气候模式有关参数的校准以能够合理再现历史气候变化为标准 , 这使得模式为了能够合理模拟历史温度变化 , 需要对温室气体响应更强(也就是有更高的气候敏感度)以抵消上述冷却效应[12] 。
在这些模式中 , 热带外低云云量及其反照率随升温而减小 , 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能够到达地面 , 进一步加剧了升温 , 这便是云辐射的正反馈过程 , 最终造成较高的气候敏感度[13] 。
如果把“过热”结果视为这些国际前沿模式研发中心在创新进程中付出的代价 , 那么这种代价不是永远的 , 科学探索不会因为某个环节不完善抑或暂时退步就止步不前 , 对导致“过热”现象反馈机制的理解正在推动新一代气候模式的进步 。
4
处理模式“过热”有办法
“来者有份、一人一票”有瑕疵
由于模式“过热”问题仅在CMIP6模式中表现突出 , 因此 , 基于以前CMIP模式的预估结果并不受该问题影响 。 但如果不加甄别地使用CMIP6模式数据 , 就可能会高估未来升温幅度及其气候影响[1,2] 。
针对部分CMIP6模式的气候敏感度偏高 ,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做了系统评估 , 结论是 , IPCC评估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要明显弱于CMIP6模式的直接输出结果(图5) 。
气候模式过高估计了全球变暖?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5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最优值(粗实线)相比 , 包含“过热”CMIP6的模式在不同的碳排放情景下均显著高估了未来增暖(细虚线) , 排除“过热”模式后与IPCC的评估结果近似(细实线)|图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