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传统小店的年轻人:拿着零售新地图,发现生意新大陆

盘活传统小店的年轻人:拿着零售新地图,发现生意新大陆
文章图片
盘活传统小店的年轻人:拿着零售新地图,发现生意新大陆】【猎云网北京】7月29日报道
自开小超市一年以来 , 95后腾超没在凌晨2点前关过门 , 但他乐在其中:“开店最怕没生意 , 只要有订单 , 再忙再累也高兴 。 ”
去年4月 , 腾超“裸辞”回到家乡合肥蜀山区 , 开了一家小超市 。 与传统的超市不同 , 他瞄准了即时零售的消费特征 , 将线上和线下融合经营 。 经过一年打拼 , 小超市月营业额已经达到50万元 。
和腾超一样 , 一批年轻人正回归家乡 , 投身便利店、蔬菜、水果、医药等看似“传统”的行当 , 借助即时零售的新业态 , 让这些实体小店重新焕发出生机 。
“传统小店是刚需基本盘”实体小店是经济社会活动中微观具象、最具活力的个体 , 这些“毛细血管”对于市场的冷暖变化也最为敏感 。
过去几年时间里 , 陆续有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复盘自己开小店失败的经历 。 其中 , 案例最多的 , 是咖啡店、烘焙店、奶茶店、花店 。
“网红店开得最多 , 倒闭也可能最快 。 很多网红店在刚启程时 , 就偏离了轨道 。 ”腾超说 , 不少店主空有情怀 , 却没有真正做好创业的准备 , 开店只是为了“很美好很小资” , 但“梦想”和现实往往难以两全 。
“最满足居民刚需的 , 才最可能扛住市场的变化 。 ”腾超在杭州打拼期间 , 就持续调研超市行业 。 他注意到 , 在疫情影响下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外卖当快递用” , 从而催生了扎根本地供给的即时零售模式 。 察觉到这一消费趋势的变化 , 腾超决定回家创业 , 开个小超市自己做老板 。
由于主做线上外卖订单 , 腾超在选择店面时 , 不再以传统的临街旺铺、人流量大、装修通透为标准 , 而是以3至5公里的线上用户密集度和人群画像作为重要参考 。
“省下房租、装修成本 , 就有更丰富的资金铺货 。 ”腾超说 , “对于线上的用户而言 , 商品种类多比库存量大更重要 。 ”
腾超总结发现 , 从酒水饮料到日杂百货 , 商品种类越丰富 , 能被满足的需求就会越多 , 被用户搜索、复购的机率也就越高 。
“疫情影响下 , 实体门店客流不稳定 , 但顾客对日用百货、快消品的需求还是旺盛的 。 ”腾超表示 , 疫情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形态 , 能很大程度帮小店和顾客连接起来 , 直接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
经过一年的运营 , 今年以来 , 腾超的超市月销售额已稳定在50万元 。
盘活传统小店的年轻人:拿着零售新地图,发现生意新大陆
文章图片
即时零售业态的迅速发展 , 为实体店开拓了复苏、壮大的新路径 。 摄影:王恭
“平价才是消费主流”在腾超为顾客准备生活必需品时 , 同为95后的武烨东 , 正忙着打包这个夏天被热议的另一种“刚需” 。
今年入夏后 , “雪糕刺客”成了众矢之的 。 从钟薛高66元的一支雪糕 , 到茅台推出同等高价位的酒味雪糕 , 由高价雪糕引发的讨论和社会情绪持续蔓延 。 年轻消费者纷纷呼喊:平价雪糕到底都去哪了?武烨东笑称 , “都在我的店里!一块钱一根的有三四十种 。 ”
两年前 , 武烨东拿出工作积攒的10万元 , 在太原解放路上开了一家雪糕批发店 。 店名虽是“批发” , 武烨东开店面向的却是大众消费者 。 “叫‘批发’能让人知道你便宜 , 走平价路线 。 ”武烨东解释说 。
“小时候夏天想吃雪糕 , 爸妈都会到批发市场买一大袋雪糕放在冰箱里 。 ”武烨东观察发现 , 身边的便利店越开越多 , 便宜的雪糕却越来越难找寻 , “线上线下一起专卖平价雪糕 , 应该是门好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