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了,祛魅后的人工智能变得更加重要

从2011至今 , 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从初创到今天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十年 。
十年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节点 , 从整个中国互联网 , 再聚焦至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 , 在这十年间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从AlphaGo的一战成名 , 到2016、2017年间热钱涌动的融资浪潮 , 再到后两年的AI资本寒冬 , 走过一路风风雨雨 , 经过数年的沉淀之后 , 这些AI企业们究竟如何了?大雾弥漫 , 不可否认的是 , 外界对人工智能公司始终是充满着好奇与审视的 。
抛开市场中种种论调 , 其实从最基础的数据上来看 , 人工智能仍是一个在迅猛发展的行业 。 近年来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 。 随着相关政策加速落地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 预计到2023年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64亿元 , 2017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68% 。
在人工智能商业落地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视觉领域 , 盘子也在不断扩大 。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 , 中国有高达42%的企业应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 , 2019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达450亿元 。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日趋成熟 , 计算机视觉在泛金融、消费电子、互联网娱乐、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入 , 预计到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的市场规模可达1120亿元 , 2017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45% 。
在一个仍在快速发展的市场 , 技术、算法在迅速迭代的行业 , 困扰外界多年的问题是 , AI到底要如何落地产生实际价值?未来AI公司们将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确实让人难以回答 , 谁也不敢说自己就知道正确答案 , 不过 , 从近日旷视对外界放出的信息上 , 或许可以一窥人工智能公司们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 。
在上周 , 旷视科技在成立十年之际举办了其首次技术开放日活动 , 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及各研究员总结了过去十年中国AI技术价值的发展历程 。 AI有没有用?AI在哪里用?AI易不易用?这是AI行业的“灵魂”三问 , 它既是所有AI企业需要回答的问题 , 也包含着外界对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的种种疑问 。
孙剑认为 , 最近十年的中国AI价值进阶之路 , 大概可以划分为:基础科研-行业落地-基础设施三大阶段 。 三个阶段分别回应了AI有没有用?AI在哪里用?AI易不易用?三个阶段不是分段接替 , 而是并行前进 , 共同推动中国AI价值进阶 。
十年过去了,祛魅后的人工智能变得更加重要
文章图片
图: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在旷视技术开放日上的分享
十年过去了,祛魅后的人工智能变得更加重要】孙剑认为 , AI有没有用归根到底是看AI基础科研有没有突破 。 基础科研是AI创新突破的基石 , 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 。 对旷视来说 , 要构建科学价值和产业价值统一的基础科研体系 。 十年来 , 旷视在学术上发表85篇顶级会议论文 , 在竞赛上斩获40项冠军 , 在实用上研发了包括ShuffleNets系列在内的众多基础模型 , 已经广泛应用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 , 推动软硬协同发展 。
AI在哪里用?旷视的选择是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场景 。 AI是核心能力 , IoT是落地场景 , 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的智能化时代 , AI算法正在为产品带来更多的价值提升 。 从明星产品神行面板机系列 , 到超越人眼的暗光拍照和暗光视频 , 再到突破物理限制的屏下AI光学指纹和屏下摄像 , 以及追求全局最优解的河图系统和机器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