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让国际快时尚巨头接连溃败?( 二 )


另外 , 天猫还公布了运动户外品牌榜单 , 安踏旗下的斐乐挤进前三 , 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 , 成为国产品牌最大的黑马 。
国际品牌及快时尚品牌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失去市场 , 李宁、太平鸟、回力、UR等国产品牌正被年轻一代所认可 。 尤其是UR , 以快时尚模式打败了快时尚巨头 , 这意味着优衣库、ZARA等靠快时尚模式崛起的品牌在国内彻底丧失了核心优势 。 而究其原因 , 线上渠道和线上消费习惯可以说是国货品牌逆袭的关键 。
谁在让国际快时尚巨头接连溃败?
文章图片
eMarketer于年初发布的全球各国电商渗透率数据显示 , 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3万亿美元 , 消费市场46.3%的零售额在线上发生 , 美国电商渗透率仅为16.1% , 挪威19.4% , 芬兰14.6% , 瑞典14.1% 。 很显然 , 欧美市场的电商渗透率普遍较低 , 因此 , 这也决定了扎根于欧美市场的快时尚巨头 , 在线上零售布局和数字化营销上严重滞后 , 后知后觉 。
而我国国产服装品牌不仅早早在以天猫、京东为首的传统电商零售渠道发力 , 而且极为重视以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种草和零售渠道 , 由此俘获了年轻消费者 。
不过 , 国产品牌在线上把国际快时尚品牌逼得节节败退 , 却似乎没有顺利地占领巨头线下离场后的市场空白 , 线下门店的情景和线上渠道的活跃呈现巨大的反差 。 这也是为什么国产服装品牌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原因 。
以太平鸟为例 , 近几年来 , 太平鸟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创建内容并精准营销 , 截至目前 , 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已经高达31.8% 。 而线下则是另一番情景 , 2021年 , 太平鸟新开1315家门店 , 关闭717家门店;2020年 , 新开1049家 , 关闭929家;2019年 , 新开914家 , 关闭1012家 。
线上渠道固然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 可服装品牌普遍偏重线下经营 , 过半营收仍来自线下 , 而线下经营的不景气在今年并没什么改变 。
赢商大数据以全国4127个商场为统计样本 , 调查显示 , 2022年1-4月场日均总客流量仅12861人次 , 同比去年下跌19% 。 其中 , 深圳、天津、西安的同比客流降幅超20% , 广州、北京、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的购物中心客流量均同比下降超10% 。
一位消费者表示 , “过去每逢周末商场里都人挤人 , 有品牌的衣服卖得贵但一大堆人买 , 现在偶尔去逛逛 , 发现商场相当冷清 , 无论是洋牌子还是假洋牌子 , 客流很少 , 国产的反而还多一些” 。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现象 , 消费者发觉线下店的衣服似乎越来越贵了 , “随便一件都要三四百 , 不知名的牌子更能卖到上千” 。
线上和线下的不同状态 , 困扰的不止是消费者 , 也是国产服装品牌们 。
国产品牌 , 难捡“便宜”除了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这三个姊妹品牌 , 快时尚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都大不如前 。 3月31日 , H&M旗下的MONKI天猫官方旗舰店闭店 , 6月24日 , H&M关闭了营业15年的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内地首店;2022财年中报披露 , 优衣库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收益下降 , 在大中华区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
而且受新疆棉事件的影响 , 国内很多消费者都对H&M、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抱有敌意 。
谁在让国际快时尚巨头接连溃败?
文章图片
此消彼长 , 可以说 , 国际品牌的退出或危机恰恰是国产品牌趁机占领市场的机遇 , 我们看到 , UR、太平鸟、安踏等品牌也确实在加紧营销和扩张的步伐 。
单从个体来看 , 国产品牌收获颇丰 。 比如UR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 Zara、H&M等品牌不得不收缩战线、关停门店 , 而UR前三季度新增门店22家 , 这一年UR全年营业额超50亿元 。 截至目前 , UR拥有近300家门店 , 并在6·18的排名上成功超过了优衣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