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数字时代“小网商”推动“大经济”

倒好藕粉 , 冲入滚烫的开水 , 快速搅拌20秒后 , 白色悬浊液变得黏稠、透明 , 掺在其中的枸杞、红枣、黑芝麻等配料显现出来 。 配上英文说明:“美味又营养的藕粉就这样做好啦 。 ”文斌把这段短视频发给一位柬埔寨客户 , 客户又通过自己的TikTok(抖音海外版)账号把视频发了出去 。 在这个只有35名粉丝的账户上 , 这条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4265次 。 客户用拼凑的英文给文斌发信息说:“我刚刚注册TikTok账户 , 发了视频 , 就不断接到订单 。 ”
文斌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现在 , 很多外国人从她的网店进货 , 销售中国食品 。 她的网店主要卖零食 , 如今客户覆盖十几个国家 , 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 包括柬埔寨、泰国、越南等 。
正是千千万万像文斌这样的“小网商” ,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支撑起了中国跨境数字经济的半边天 。
【温室大棚|数字时代“小网商”推动“大经济”】根据商务部7月14日发布的数据 , 中国进出口规模今年上半年再创新高 。 其中 , 数字经济功不可没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 ,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 , 占GDP比重达近40% , 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 。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 。
大数据让创业者更好地找准定位
作为一个入驻阿里国际站仅3年的“贸易型卖家” , 文斌跟众多心怀创业梦但又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的小微卖家一样 , 也经历过迷茫的试错期 。 刚开店那一年 , 她上架了1000多种货品 , 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不知道国外的人需要什么产品 , 只能我觉得什么好卖就卖什么” 。
后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 , 她发现中国零食在东南亚很受欢迎 , 于是便将目标市场转向东南亚 , 并根据东南亚人的口味 , 把货品精简到四五种 。
这一转身 , 就站上了风口 。 有数据显示 , 自2021年起 , 东盟成为我国进出口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贸易合作伙伴 , 东南亚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 其中B2B业务占中国跨境电商业务总量的70%以上 。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转战东南亚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
另一位“贸易型卖家”、艾想科技公司创始人曾永霞 , 此前也走过一段弯路 。 2015年 , 她回到家乡成都与大学同学开始了电商创业 。 最初她们经营服装外贸生意 , 但由于供应商在广州 , 无论是交货还是品控都难以把握 。 从2019年起 , 她们调整了业务方向 , 转向以温室大棚为主的农业设备出口 。
从服装到农业设备 , 跨度为何会这么大?“一是因为货源就在成都周边 , 我们能更好地控制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二是在选品时 , 我们会参考线上数据 , 看看这款产品有没有做得好的商家 , 以及做的商家多不多;三是温室大棚属于项目型产品 , 相对快消品来说门槛高得多 , 可以过滤很多竞争对手 。 ”曾永霞说 。
卖零食要看客户口味 , 卖大棚设备也要看客户需求 。 曾永霞介绍 , 他们会根据客户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 , 以及作物所需的温湿度 , 设计产品方案 。 签订合同后 , 还要为客户提供安装指导和售后服务 。 她们凭借服务逐渐在海外站稳了脚跟 , 其客户80%以上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
国际形势变幻莫测 , 跨境电商越做越大
2018年 ,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 , 对中国的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 。 拜登上台后并没有取消这些关税 , 中美经贸摩擦仍在延续 。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手段与中国“脱钩” , 并将供应链转移到美国本土或其他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