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让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 二 )


2019年 , 李子剑开始使用髋关节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 在熟悉操作后 , 现在他反而不太习惯再做传统手术 , 因为在髋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 , 假体安装位置更理想 , 特别是针对一些骨骼畸形、发育不良的情况 。
他认为 , 骨科手术机器人会削弱由医生经验和病例的积累所带来的手术效果差异 , 从这个角度看 , 是技术本身在进步 。 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是大趋势 , 相关技术还会继续完善 , 医生要逐渐适应 , 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观望 。 ”
不过 , 即使有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参与 , 目前很多手术都需要一名技术人员在术中协同调节角度、参数、深度、位置等 。 对此 , 李子剑表示 , 现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具备了“眼睛”和“手” , 但还缺比较智能的“大脑” 。 “今后如果骨科机器人能进行智能对话交流 , 技术人员就不需要手术跟台了 , 当然 , 这也不会很遥远 。 ”
价格门槛何时能降下来?
近年来 , 随着美敦力、史赛克等跨国企业纷纷跨入手术机器人赛道 ,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 2015年到2020年 , 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0亿美元增长至83亿美元 , 复合增长率22.6% , 预计将以26.2%的年复合增速增长至2026年的336亿美元 。 相较而言 , 我国骨科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 , 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 。
李子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国内现在手术中用到的大部分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外生产的 , 大多数国内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 。 不过 ,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很好 , 在技术创新、需求增长、政策等多方推动下 , 很多企业、机构、甚至高校都在研发探索手术机器人 , 用不了几年 , 国产技术一定能赶上来 。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 , 由于骨科机器人的价格门槛过高 , 大部分医院其实无力购买设备 , 而医生能否掌握相关技术取决于医院能否买到这样的设备 。 对于患者而言 , 使用机器人做手术 , 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交一笔不菲的“开机费” , 大概在2-3万元间不等 , 而且目前还无法使用医保支付 。
据统计 , 2018年全球骨科机器人公司的营收大约为10.37亿美元 , 每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大约在50万至150万美元 , 约为人民币322万元至968万元 。 在国内 , 据天智航在招股书中披露 , 其每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指导价格区间在390万元至680万元 。
昂贵的治疗费用、尚未纳入医保、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机器人的认知较低等因素使得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较低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中国仅安装189台腔镜及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 , 手术渗透率分别约为0.5%和0.1% 。
在李子剑看来 , 国外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 , 但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硬件成本太高 , 仪器价格太贵 , 限制很多医院的采购 , 无法惠及更多人 。
就Mako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而言 , 因为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本居高不下 , 其定价始终昂贵 , 医院的购买费用高达2000多万元 。 同时 , Mako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只能做髋关节、膝关节方面的手术 , 限定只能使用史赛克的产品 , 这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
对于价格门槛何时能降 , 李子剑说 , 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国产化生产后 , 同类产品竞争多了 , 成本和价格才有可能降下来 , 国产替代是最终趋势 。
他认为 , 虽然现在热炒机器人 , 其实手术机器人也并不是唯一的方向 , 有的时候只用导航系统也可以 , 机械臂部分的操作可以通过传统手术来代替 , 也会比传统手术更精准 , 技术门槛同时还会低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