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人才,在万亿泡沫中起飞( 二 )


陈颖所在内资药企的AI制药工程师甚至被要求搭建数据库和做网页前端开发(这和AI制药不是一个技术路线 , AI制药工程师在这方面相当于外行) , 做完以后还因为不够完善受到批评 。 最后 , 陈颖的工程师同事因为无法忍受离职了 , 陈颖自己也常常感到压抑 。
与此同时 , 陈颖的薪资还比外企和创业公司的AI制药同行低30% 。
他也想过进大厂和创业公司 。 但大厂AI制药部门不是找不到招聘信息 , 就是所在的城市不一致 。 如果进创业公司 , “可能现在就得找下家了 , 我一直关注的那家明星初创公司今年融资困难 ,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撑不下去了 。 ”
想象中 , AI工程师即便跳出AI制药也有很多选择 。 然而事实是 , 不同行业、领域的技术栈不同 , AI工程师也很难随便跳 。 AI制药用到的深度学习算法更多是GCN、GAT等图神经网络模型 , 而其他领域如计算机视觉、NLP等用到的更多是YOLO、BERT、GPT等算法模型 。 一次转行的面试中 , HR问陈颖:“你都没有做过目标追踪 , 干嘛要来做软件算法?你原来的行业不是挺好的?”
相较之下 , 陈颖觉得自己在AI制药领域是有经验优势的 , 在其他领域“年龄、学历、经验都竞争不过” 。 他想在AI制药领域长期发展 , 但也做好了AI制药回冷 , 没有工作机会 , 随时转行的准备 。 AI制药人才,在万亿泡沫中起飞
文章图片
谁能点燃创新药的火种?
“我们需要一批真正懂药物研发的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 , 给中国人民做出我们自研的新药 。 ”刘雨松向职场Bonus强调 。
全世界目前有超过60%的疾病没有有效药物 , 无数患者在“无药可治”的悬崖边挣扎 , 但我国医药企业过去基本以仿制药研发为主 , 近两年才开始发力创新药研发 , 早期科研人员的储备与人才投入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
刘雨松团队寻找药化专家时 , 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人和团队 , 才将目光投向海外 。 海外大药企中有不少药化专家过去就做计算机辅助制药 , 后来升级转向AI制药 。 他们在海外药企的巨额研发投入下 , 走过完整的研发流程 , 踩过坑、买过教训 , 形成了先进、科学的的研究、管理方法 , 成体系的年轻研发人员培养机制 , 部分科学家还有科学报国的想法 , “他们回到国内一定会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 带动国内人才培养!”刘雨松向职场Bonus表示 。
然而 , 在国外大药企有丰富经验的华人或华裔药化专家也不过数百人 。
筹备AI制药创业的那一年 , 刘雨松团队为了找到合适的科学家作创业合伙人 , 聊了50多人 , 港台、英、美、加药企的都有 。 有专家在国外待了很久 , 不想离开;有专家已经转去硅谷当码农 , 因为收入更高;有专家不愿意或个性不适合创业……各方面都很匹配的岳石怡博士(原就职于阿斯利康)则手握多个团队的邀约 。
最终 , 刘雨松团队主动让出大股东位置 , 甘愿给药化团队“打辅助”的诚意打动了岳石怡博士 , 双方才顺利走到一起 。
“我很佩服这些明知道是高风险还愿意回来创业的科学家 , ”刘雨松说 , “他们在国外都已经做到了高管 , 甚至可以退休了 , 赌上身家性命回来创业要是不成的话 , 可能一辈子积累的清誉就没有了 。 即便这样 , 他们还愿意回来 。 ”
但当科学家们决定回来后 , 还有诸多阻碍需要克服 。
首当其冲的 , 是对新工作环境和文化的不适应 。 大多数科学家回国 , 会选择加入一家大公司的新团队或创业团队 。 团队没有完善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 , 很多时候 , 发展路线的主导权也不在科学家手上 。 不少科学家回国尝试以后 , 因为水土不服 , 又回到了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