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蚂蝗养殖密度

如何养水蛭
水蛭养殖需要建造一个宽3m、深1m、长度不限的水池 。可在底部放置少量石头作为水蛭的栖息地,并选择健壮、无害、体宽的优质品种作为养殖水蛭 。繁殖期可投喂蜗牛、昆虫、蚯蚓、凝固的牛血、羊血、猪血等作为饵料 。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 。入冬前池水排出后,可作为鱼饵 。一、建养殖池水蛭养殖池可建在房前或房后,挖宽3m、深1m、长度不限的池塘进行养殖,或利用池塘、沟渠、低产田等地块,挖沟、起垄,形成沟宽3m、垄宽40cm、高80cm的沟连式养殖池,保持水深60cm 。宜在两端各建一个排水口和进水口 。二 。捕捉和饲养水蛭的选择 。竹筒捉法:用小刀将竹筒切成两半,将中间的伤痕剪掉,将动物的血涂在竹片上,然后按原来的间距绑好,插入水田的四角,让水淹没 。然后,用树枝搅动水田里的水,让血腥味逐渐扩散 。蚂蟥闻到鱼腥味,就会把竹筒里的血吸出来,第二天早上再把竹筒拿出来抓蚂蟥 。2.竹筛捕法:将包着纱布的内脏或动物血装入竹筛,将竹筛绑在竹竿的尾端,用手拿起竹竿的另一端,推着竹筛在水田中缓慢移动 。水蛭闻到鱼腥味,就会进入竹筛 。这时候再把竹筛提起来抓水蛭 。3.养殖水蛭的选择 。选择120-150条/公斤左右的大型宽体金线水蛭作为养殖水蛭 。4.采收期,水蛭雌雄同体,每条水蛭都能繁殖 。蚂蟥在土中产卵,每次孵化约1-4个茧,每个茧中约有15-35条幼蚂蟥 。一般7月份开始孵化,30天内可长到2厘米以上 。它们可以在9-10月份被捕获并加工 。三 。文化管理 。水蛭主要吃蜗牛 。每亩养殖池可放养25公斤左右的田螺和蜗牛作为水蛭的饵料,也可投喂昆虫和蚯蚓 。动物血要每7天左右喂一次,凝固的牛血、羊血、猪血可以分成小块喂 。2.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澈无污染,尤其是7-8月份 。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要经常换水 。适宜的水温在15-30之间,会影响水蛭的健壮生长 。温度相对较低时,水蛭会停止取食 。3.冬天到来之前,可以把池水抽干,盖上草,有助于保持土壤湿润,让水蛭在土壤中安全过冬,还可以加深池中的水,避免池水结冰 。4.早春池每亩放养密度应在苗木20公斤左右,秋季可收获鲜品1000公斤以上 。3.捕捉和处理水蛭 。1.用石灰水把抓到的水蛭淹死,把血从身上抽走,放在太阳下或烤箱里晒干 。2.将一根细竹签插入水蛭的尾部,然后将头部转到尾部,转过来,洗净血液,晾干至八成干 。取出竹签,然后晾干 。晒干的水蛭容易受潮生虫 。如果暂时卖不出去,可以用布袋或纸袋包装或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蚂蝗养殖密度

文章插图
蚂蟥怎么养
1.水蛭选址及建池技术: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池塘四周,埂高1.8m,水深1m,面积要根据投饵量来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6-10万条幼水蛭 。水池斜向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为方便水蛭的栖息和产卵,可在池底放置一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池内要修建5 ~ 8个高出水面20厘米的土台,每个土台约1平方米 。池塘山脊应该用一条逃生沟来加固,这条逃生沟是砖砌的 。这条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的时候要用密目网围起来,或者在沟里撒点石灰,防止逃跑 。2.播种和放养水蛭的来源可捕捉、购买或自繁 。养殖初期以自然捕捉为主,也可向相关单位购买 。中国传统入药的水蛭有三种:水蛭钱是人工培育的最好的一种 。金钱水蛭体型大,产量高 。金钱水蛭在农村俗称“牛水蛭” 。牛经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种植时要注意识别 。水蛭是雌雄同体的,每只水蛭都可以产卵繁殖 。它们在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结茧 。卵茧产于土壤中,一般有1 ~ 4个卵茧 。每茧幼水蛭数量为13 ~ 35条,多为20条左右,每条水蛭一次可繁殖60 ~条 。6月份幼水蛭大量出现,生长迅速 。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长到20mm以上,9、10月份很难与成虫区分 。初春放生为宜 。早春放养后,10月份即可种植、加工、销售 。3.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1) 。养殖池建设:池面积要在30平方米左右,建一个5米 5米或6米 6米的正方形 。水池四周应靠墙立1 ~ 1.5米的平台,水面居中,水深50厘米 。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表面应保持湿润 。平台用的土应该是腐殖质含量高的疏松沙土,方便水蛭打洞 。不应使用黄泥,冲台应设有溢水口,防止雨水淹没平台,造成繁殖失败 。一般有小型养殖池塘和大型养殖池塘两种:小型养殖池塘一般用宽3米、深1米的沟渠建造,长度不限 。也可以建若干个宽度为40cm的小水池,每个水池设一个进水口和一个进水口 。水池中间必须有一个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 。平台与水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平台上堆放着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 。作为水蛭产卵和繁殖的地方 。水位50-60cm 。大型养殖池塘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地理环境建设不同规格的池塘 。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底铺一层塑料薄膜 。池底要放入适量的河泥,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在水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最好在池塘岸边埋一圈尼龙纱布(0.5-0.6m高),防止青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塘 。为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照过强,可在池塘岸边种植垂柳等树木进行遮阳 。(2)繁殖水蛭的选择:用于繁殖和配种马匹 。年龄应该在2岁以上,体重30克左右,身体强壮,活泼好动,用手摸会很快缩成一团 。这样的水蛭卵多 。
,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 。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 。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 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 。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 。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 。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4.水蛭饲养技术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 。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 。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 。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 。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 。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 。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 。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 。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 。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可以排水越冬 。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投饵及管理】1.投饵 。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 。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 。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 。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 。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温室越冬】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 。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 。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 。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 。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水蛭病害防治】1.干枯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 。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 。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2.白点病: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 。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肠胃炎: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 。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 。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 。⑵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蚂蝗养殖密度】蚂蝗怎么养殖?蚂蝗怎样养殖蚂蝗的养殖方法如下:一、稻田套养 。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状开挖,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 。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一般宽0.4米,水深0.3-0.5米,溜沟面积占总面积10%左右;二、泥塘式 。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4米左右,深为0.5-0.6米,占稻田面积15%左右,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 。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是水蛭的好饲料 。三、水泥池养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宽3米,长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栖息 。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蛭,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需经过20天的淡化后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总体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 。扩展资料蚂蟥,学名水蛭,是贵重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 。蚂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恶血瘀血,二是破血积聚,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 。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大黄虫丸、韩氏瘫速康、百劳丸、圣喜血栓心脉宁等,均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 。仅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 。日本、韩国很早就依赖着从我国进口蚂蟥 。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近年来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 。由于货源奇缺,现在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 。蚂蟥生命力强,繁殖极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每次产卵繁殖60~90条小蚂蟥),易于饲养管理 。人工养殖蚂蟥,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一亩水面养殖池,可收获成品400公斤,价值2万元以上,确为广大农村户的卓有潜力的稳当的致富门路 。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蚂蝗养殖密度

文章插图
蚂蝗好养殖吗?好养殖 。蚂蝗人工高产养殖技术:一、选址建池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 。小规模养殖可建水泥池,刚建好时不能立即投种,应注满水并加入食醋、尿素经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浸泡,直至池壁长满青苔,这样池体中含碱物质才能清除 。二、种池准备池塘周围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必须非污染,非碱性),建成宽约60厘米的平台 。池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栖息,至少1/2以上的区域面积种上水草等植物 。同时应设置深(40厘米以上)、浅(20厘米)水域,或每隔5米自池底将屋瓦正反相叠铺至平台处,供蚂蝗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新建池用) 。为了增加水的肥度,供螺、蚌类、水草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生成,每亩撒入发酵晒干的鸡、牛、羊、猪粪13立方米,放入池底并用泥土覆盖20厘米,放入清洁无污染的水 。旧鱼池应清塘后或用茶饼、巴豆等药物杀灭水中的有害昆虫 。提前3天用食醋10克/立方米或浓度0.4克/立方米优氯净或强氯精(鱼安)消毒,绝不可用生石灰 。做好前期工作,再加上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这样成本低、效果好,食物链匹配的越合理,水质也越清新,溶氧也越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生长就越快,随之蚂蝗放养密度就能提高,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三、苗种放养应到正规科研单位或信誉较高的养蛭场购买,或自繁 。其小规模放养密度为:日本医蛭1千条/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1-3千克/平方米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20克的青年蛭为最好,活泼好动、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 。个体在35克以上的老蛭应淘汰 。若亲自到购种场,建议您在距育种池1米处吹一口气,如能作出迅速反应为佳 。如是大规模养殖,其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约2400-4000条,只要食物链搭配合理,100千克/亩也是可以放养的 。种蛭宜春、秋投放 。四、日常管理1、投喂饵料 。放种时即投放螺蛳、河蚌80千克/亩,因前期工作做得较好,这时基本上无需更多的工作 。当幼蛭出茧而食料不够时,可投放畜、禽、鱼用饲料,或每天泼熟豆浆3-4次,5千克/100平方米,或喂些蚯蚓、昆虫、灭菌蝇蛆等,也可根据需要合理投食 。只有日本医蛭才吸血(每周投放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4小时后应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蚂蝗耐饥性很强,一次饱食可15天不进食,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不会饿死 。2、调节水质 。水源是蚂蝗生存的主要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7-8月水温较高,可考虑架设防晒网遮阴 。要注意适当换水,当水透明度小于25-35厘米时需换水,同时清理已死亡漂浮在水面的螺、蚌尸体 。注意,很可能螺壳内有幼蛭,用镊子将其取出,以减轻对水的污染 。3、产卵孵化 。蚂蝗在南方2月出土,长江流域3月,北方4月份,如温度过低常躲在枯草或平台附近的腐殖土内,10℃时伸展身体静伏于池塘内,游动时头端迎着水流 。15℃左右时交配,头端方向相反,雄孔对着对方的雌孔,受精率约70%,因此并非每条都产卵,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茧 。交配和产卵期内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否则易造成蚂蝗产空茧,孵化期内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在此期间的水位低于平台10厘米左右,直至幼蛭全部出完,即使暴雨淹过平台,应于3天内复位,否则将会造成卵茧内的幼蛭窒息死亡 。受精蛭产2-4个卵茧,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8毫米x20毫米,茧重1.5克,茧内幼蛭30条左右,约经20天左右即孵出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螺、蚌类的体液 。水温达30℃蚂蝗停止生长 。4、自然越冬 。蚂蝗耐寒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气温低于10℃便钻入潮湿疏松的泥土中越冬,也有的在池底淤泥中越冬 。一旦进入越冬状态,禁止进入越冬区域搅动,防止破坏蚂蝗越冬环境 。为防止温度偏低,冰冻达越冬层,可在平台上覆盖厚约5厘米的水生植物或碾碎的麦秆保暖 。水面结冰,应经常破冰,以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此外有条件的可利用大棚、地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保温越冬 。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蚂蝗必须经过1-3个月的冬眠才能产卵 。5、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天敌为鱼、虾、蟹、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捕捉 。宽体金线水蛭养殖技术是什么?1、建池 。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处建池 。一般池底宽3-5米,池口宽6-8米,池长50米以上,可依地势而定 。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以便水蛭打洞产卵茧 。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10-20厘米 。池子设进、排水口 。池底可放些树枝,供水蛭栖息 。一般要设1年生幼蛭池,2年生幼蛭池,3年生种蛭池,4年生种蛭池 。池边要留草,池中种植水草,作为螺蚌的食物 。每隔2米用瓦片正反相叠从池底直摞至平台,一组两摞,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 。池上口斜竖防逃网,可选用孔较粗(约13目)的白色尼龙纱网 。池中适当投入腐熟的畜禽粪肥,一般每亩水面投入200公斤,中后期酌情投施,原则是少量多次 。2、蛭种投放 。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动即迅速缩为一团的3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体重18-20克,每亩放种蛭30公斤 。一般繁殖两个季节即应将种蛭淘汰 。种蛭投放前用8-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气温10-15℃时浸20-30分钟,气温16-20℃时浸15-20分钟 。池水用优氯净或强氯精消毒,3天后放入种蛭 。种蛭宜在4月上中旬投放 。3、饲料投喂宽体金线蛭主要吸食田螺、河蚌等水生动物的体液 。田螺第一次按种蛭重量的2-3倍投放,养殖中期和后期每亩各投入200-300公斤;河蚌一次性投入,中小型池每亩投入60-80公斤 。4、水质调节水温宜保持在15-30℃,水温10℃以下宽体金线蛭便停止摄食,水温过高会影响生长 。7-8月注意适当换水,一般7-10天换水1次 。池水透明度小于25厘米时,应立即换水;及时清理已死亡漂浮在水面的螺蚌,以减轻水体污染 。5、产卵茧与孵化期管理宽体金线蛭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不要惊动正在产卵茧抄的成蛭,以免出现空卵茧 。孵化期间,尽量避免在养蛭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要保持湿润,可覆盖1层水草 。下雨时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浸过平台 。幼蛭孵出3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可采食 。6、分池一般在7月上旬分池,即将已繁殖的种蛭移到种蛭池中,便于分类管理 。宽体金线蛭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50-70条,有条件者可进行流水养殖,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00百-150条,但要分次多量投入田螺 。7、采收:一年自可采收两次 。第1次安排在6月中下旬,将已繁殖两季的种蛭捞出加工出售 。第2次安排在10月中下旬,可捕捞一部分早春放养的宽体金线蛭,但大部分宜在第二年捕捞 。捕捞时,先排一部分水,然后用网捞起,也可在夜间用捞网捕捞 。水蛭全部捕捞后要清池 。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蚂蝗养殖密度

文章插图
水蛭养殖技术难点1、水质管理 。水对于水蛭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现在野生的水质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很多水质的恶化导致其无法生存下去 。养水蛭的水要选择天然无污染的,一些肥水或者农药含量较高的水质都会对水蛭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选择水源的时候养殖户要慎重 。其次为了保证养殖池的水源质量,最好能长期保持活水的流通 。2、养殖密度 。大家不要以为水蛭比较小就认为水蛭每亩可以养很多,一般来说,每亩的养殖数量基本在2200-2500条左右,种苗的话一般在40-50斤左右 。因为没法保证水蛭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养殖场地,所以适当的少一点可以保持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所以养殖场地最好进行分割,最大程度的保持水蛭的均匀分布 。3、投喂 。水蛭常见的食物就是田螺、河蚌和一些动物血块之类的东西,初期的话在养殖场地里面均匀的放置一定数量的田螺、河蚌,然后辅助一些血块喂养,加快其生长即可 。一般早晚各喂养一次即可,投喂时常控制在1-2小时左右,每次都少量的投喂,让水蛭能最大程度的进食,减少饲料的损耗 。4、控温 。水蛭是很怕高温的,所以养殖场所一定要有控温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 。夏天最好可以搭建一些遮阳网,或者在水里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接接触水蛭的机会 。如果温度是在过高,最好适当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温度比较适合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