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球的皮肤”该如何保养


【土壤|“地球的皮肤”该如何保养】对于人类而言 , 土壤是和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的存在 。 但是 , 在很多人眼里 , 土壤又是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
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土所)研究员张甘霖看来 , 作为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有生命的疏松物质 , 土壤像皮肤一样维持着陆地生命的存续 。
可是 , 我们对土壤是如此陌生 , 不知道如何保养这一地球的皮肤 , 甚至不知道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形成速率有多快、土壤是不是也会生老病死、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壤在哪里、土壤与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 等等 。
邮票背后的土壤密码
作为一个学科 , 国际土壤科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 。 那是一个将书信作为学者们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的年代 , 因土壤攸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 , 常常成为邮票设计的主题之一 。
土壤学是重视交流的学科 , 土壤学家曾用邮票传递科学的火种 , 大量土壤学的知识也得以通过邮票启迪大众 。 土壤科学家、南土所研究员龚子同表示 , 邮票不仅让公众知晓更多土壤学的知识 , 也让科研人员从中受益 。
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龚子同 , 早年曾留学苏联沃龙涅什大学 , 始终保持着与许多国际土壤学界专家通信的习惯 。 几十年间 , 他与国外学界的上百封往来信件和明信片 , 以及随之而来的邮票 , 让众多学生了解到更多国外土壤研究进展 , 并成为土壤科普知识的窗口 。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土壤保护 , 希望通过邮票的方式 , 传递一些和土壤有关的理念 。 南土所特别研究助理杨顺华经常协助龚子同整理资料 , 多次听过这些书信以及邮票的故事 。
于是 , 杨顺华和同门的博士研究生张楚一起 , 在网上搜集整理了几十个国家和土壤有关的上千枚邮票 , 补充进了龚老师的邮票集 。 并以此为基础 , 于2021年12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土壤科普书《土壤:地球的皮肤——从邮文化讲述土壤学的故事》 。
在图书创作过程中 , 杨顺华发现 , 这种接地气的邮票设计在国外十分常见 , 国外还曾专门发行了以州土为主题的邮票 。
所谓州土(State Soil) , 和国内的市花是同样的概念 。 在美国的每个州 , 都有属于自己的州土 。 杨顺华感慨 , 将这些内容集合起来 , 无论是公众还是科研人员 , 都能很方便地了解土壤的种类和分布 。 如果中国各省份都发行省土邮票 , 一定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从农耕入手的中国土壤视角
从《土壤:地球的皮肤——从邮文化讲述土壤学的故事》一书中可以看出 , 相较而言 , 国内的邮票设计更多从耕地和粮食安全角度来看待土壤 , 也更能引起广泛关注 。 这体现出我们对土地的重视 。 杨顺华说 , 但从另一个角度 , 人们往往更多地从农业利用和管理方面去研究土壤 , 而较少关注土壤自身的形成和发展 。
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 土壤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 数据显示 , 地球上95%的食物来源于土壤 , 土壤保存了至少1/4的全球生物多样性 , 是粮食、饲料、燃料和纤维生产的根基 , 不仅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多种服务 , 还能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 。
从历史上看 , 中国对土地和土壤有着悠久的开发使用历史 。 杨顺华介绍 , 在明代永乐年间 , 北京丰台地区就建立了专为宫廷服务的菜园 , 其土壤很有可能已经发育为肥熟旱耕人为土 。
在半干旱—干旱地区 , 如著名的河西走廊 , 长期引用浑水灌溉 , 边灌边淤 , 再加上耕作培肥 , 土壤越来越厚的同时 , 也越来越肥沃 , 逐渐形成了灌淤旱耕人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