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量产元年看技术:驾驶员贵了,自动驾驶有多远?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 驾驶员|量产元年看技术:驾驶员贵了,自动驾驶有多远?】对话嘉宾 | 相 峰 圆通快递副总裁
孟碧辉 卡力互联董事长兼CEO
郑洪波 东风商用车营销公司副总裁
容 力 智加科技中国区总裁
主持嘉宾 | 董中浪 隐山资本合伙人
整 理 | 贾艺超
编 辑 | 小L
过去几年,头部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几乎都完成了“技术+主机厂+运营场景”的朋友圈构建,并把 2021 年作为商业化量产元年。
显然,这种新兴技术并不是自上而下地去颠覆物流行业,而是结合实际场景去改造物流行业。从这一角度来看,在货主、技术、车厂、运营方和资方眼中,无人驾驶究竟还有多久到来?当前自动驾驶商业化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6 月 29 日,在运联智库主办的“2021(第十届)运联峰会”上,来自货主方、技术方、造车方、运营方、投资人等五个方面的代表,基本形成一个生态闭环,并进行了主题为《驾驶员贵了,自动驾驶有多远?》的一场技术对谈。他们如何看无人驾驶的未来?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对话整理:
董中浪:今天非常高兴。我记得几年前看了美国的几家自动驾驶公司,回来后我有一个感受:无人驾驶会非常快地来到中国,而且会获得广泛应用。今天台上的几位嘉宾,有货主方、技术方、造车方、运营方、投资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生态闭环。
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这个事,显然是越来越近。并且我觉得,中国也是最有可能突破管理的界限,从政策上做出支持的。那么,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挑战到底是什么?
相峰:如果把我定位在货主方,我想可能有一个角度,货主方比较简单,就是看运输成本。尤其是上市企业,快递运输环节成本的降幅已经用“分”来衡量了。
所以说,对于物流行业的管理者和运营者而言,自动驾驶车或者无人驾驶车可能更多的是代表未来趋势,但是我们还是持有保留意见的,毕竟最后还是要算账的。我们既要乐观,同时对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在中国规模化的落地持谨慎态度,因为要克服的东西太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无人驾驶很热闹,但有报道显示,美国的某快递公司曾跟工会签定协议,公司承诺不发展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技术。这里面反映出什么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个事关3000万司机的群体问题,所以我会谨慎地谈“无人”,更愿意谈“自动”。
其实,“自动”早就来到我们身边,定速巡航某种程度已经是辅助驾驶了,只不过现在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如果给我一个投票机会,我更愿意用自动驾驶去投票,让我们的运营成本更低,让司机的劳动强度更低。
驾驶员|量产元年看技术:驾驶员贵了,自动驾驶有多远?
文章插图
相峰 圆通快递副总裁
董中浪:相总谈的非常重要,站在货主的角度,成本问题肯定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投入了技术让企业增加成本。另外,说到工会或者是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尤其在美国。
那么我问一下孟总,如果没有人,只有一堆资产,你到底在管什么?还需不需要卡力互联这样的公司?你觉得自动驾驶跟你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孟碧辉:坐在这个位置,我的左手边是生产的主机厂、技术公司,右手边是我的衣食父母。卡力互联聚焦整车的干线运输,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我们以“让司机找货不难,让客户运货无忧”为使命,服务好客户的同时,拥抱技术的变化,给这个行业带来一点点提升。
对于自动驾驶,我们的态度是既拥抱,但又要有冷静的思考。物流行业的演变,背后有技术驱动的影子。整车这个赛道里,我们依然能够欣喜地看到技术的不断变化,技术推动行业向好的方向走,也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