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丹参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中药材丹参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丹参又名赤参 。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 。以根入药,具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功效 。生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区) 。
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于中午高温天气则失水萎垂,早晚仍可恢复,至后期整株叶片萎垂且不恢复,并从基部开始腐烂 。挖出地下部,可见植株的主根表皮水渍状,稍变为淡黄色;剥开表皮,可见髓部完全腐烂,腐烂的髓部颜色不变,稍有臭味,呈湿腐状 。此类型病害的扩展速度较快,一般染病植株在1—2周内可造成死亡 。土壤潮湿时,栽苗后不久便可发生,蔓延很快,根部可断续产生白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 。
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μm (Leb. et Cohn) Schroet. 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在V8汁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体稀疏,淡色,分枝较少,幼菌丝无色,无隔,较细,宽2—4μm 。老龄菌丝较粗,略呈浅黄色,后期可出现稀疏的隔膜,宽5—6μm,分枝呈直角状;孢子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顶生或间生,数量较多,未见层出现象;孢子囊洋梨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0一34×18—28(μm),长宽比值l一1.2,孢子囊乳突明显或不明显,单个或双个,尤以间生孢子囊具双乳突为多见,乳突高0.5—6μm,宽3.5—6μm,成熟孢子囊易脱落,基部近圆形,不具柄或具柄,柄长0.5—3μm,孢子囊在水中易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休止时近球形 。同宗配合,藏卵器数量多,球形,淡黄色,表面不光滑,直径18—26(21)μm,雄器棍棒形,大都同丝生,侧生,较小,6—10×4—7(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近满器,直径14—20μm,壁厚1.5—4μm 。生长最适温度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 。在CMA及PSA上,菌丝体繁盛,可形成孢子囊及藏卵器、雄器,但变异大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丹参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遇高温高湿条件2—3天出现病斑,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一是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 。二是由气孔抽出菌丝,菌丝分枝,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 。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2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经几天潜育即显症 。该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 。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 。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 。生产上连作或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
2、采用高畦栽培,可减少与病菌接触,如能采用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
3、加强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 。
4、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m2 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