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康庄大道还是陌路歧途——浅议国产EDA软件厂商并购重组( 三 )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提到国际EDA的并购无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取技术和团队来补全自己的工具链;二是获取市场和客户来预防潜在的竞争对手做大。那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对当前国产EDA的状态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 重组|康庄大道还是陌路歧途——浅议国产EDA软件厂商并购重组】现阶段中国EDA公司能够买得到好的技术吗?
应该说2016年以前,我们确实买到一些技术。但随着地缘政治的恶化,西方国际社会已经对出口管制一再的收紧,最近的一次跨国收购,福建宏芯收购德国企业爱思强(Aixtron)被美国直接叫停。很显然,再想从国际上直接引进技术或者是购买公司的难度进一步扩大,任何海外有价值的标的,都会因为西方社会的政治干预而引入极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名义上留有可以申请的渠道,但是审批的时间和可能的结果,将会是中国EDA企业难以承受的成本。在此形势下还能够合法购买的,一定是那些被西方国家认为“无足轻重”的技术。在EDA这个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这些“无足轻重”的外围技术到底有多少收购的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话题。因此,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中国EDA企业想靠并购尤其是并购欧美背景的企业来快速发展自身,肯定会遇到一个窘境:看上的标的没有渠道可以并购,而能并购的标的又没有太大的并购价值。
那么直接并购国内的企业是否可行呢?数据显示,全球EDA从业人数在2万人上下,而国内从事EDA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约1500人,其中多数集中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真正为本土EDA做研发的人员不到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EDA产业受到政策的倾斜和资本关注,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涌入该领域。但人才不是一日之功,越来越多的新兴公司其实在客观上进一步分散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研发力量,新兴的公司会形成一个个“小舢板”而非“航空母舰”。把小舢板绑在一起是否能形成“航空母舰”? 1800多年前的赤壁之战给出了答案。
现阶段中国EDA公司买得到的技术有客户吗?
Synopsys总是盯着细分领域的第四名进行并购,背后其实就是客户的因素,收购这样的公司能够带来直接的市场和收入。该公司在2012年嫌弃并购浪潮,次年的营收一跃而上,抵达20亿美元的台阶,这其中毫无疑问有大肆并购的贡献。除此之外,客户是检验技术的唯一真理,一个技术或产品,有产业客户导入,意味着已经有人进行了评估并认可了技术的成熟程度。EDA是一个高度依赖产业迭代的技术,没有客户的技术是没有未来的。很遗憾,国内并没有哪个EDA技术和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份额。
现阶段中国EDA公司有整合并购技术的能力吗?
国际EDA巨头有底气进行数量庞杂的产业并购,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原因,就是他们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整合能力。
EDA经过近三十四年的发展,Synopsys/Cadence/Mentor早已经形成了全流程的平台性技术。任何的新技术在他们内部早已有团队在研发,有同类型的产品已然在市场迭代,同时还有强大的平台型技术基础,还有对口专业性人才。当基于市场或技术的考虑,着手并购外部的公司和团队以后,他们有成熟的基础来整合并购。即使技术整合失败了,他们本来也还有成熟的内部技术存储和相近的技术路线,不会伤筋动骨。现阶段我们中国的EDA公司是否已具备这项能力?我认为华大在模拟技术领域是有能力并购的,因为华大九天已经拥有了相对完整的模拟集成电路全流程解决方案。而除华大以外,绝大部分的国产EDA公司都是局部解决方案或点工具提供者,他们在并购的时候需要好好考虑自身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