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水线到黑灯实验室,生命科学上游的自动化革命 36氪新风向( 六 )


“第一波才刚刚开始 , 机会也是最大的 , 未来5~10年会是加速乃至集中爆发的阶段 , 届时市场才会有普适性、性价比高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 ”而且 , 对投资人而言 , 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的估值也相对合理 , 是时代赋予的投资主题 。
根据未来公司的实际业务属性 , 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指出 , 可以参照几类行业进行估值:其一 , 能成为劳动力型公司 , 那估值可对标药明康德这类CRO公司;其二 , 自身能够产出生物结果 , 譬如具体的药或化合物 , 都有对应的资产价值 , 可对标药企进行估值 , 一般采用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其三 , 则是自动化设备 , 可以对标贝克曼、PE、安捷伦这类海外上市公司进行估值 。
但他也强调 , 鉴于这是个高度跨学科的领域 , 其实还可以综合参照上述三个行业进行估值 , 这能产生一定的优势溢价 , 也能匹配行业的发展潜力 。
“好标的”的模样
放在投资市场 , 怎样才算是好标的?杨小龙认为 , 要么是靠超级关键部件带动的系统 , 要么就是将其培养成一个“大脑”——即有人的判断力的系统 , 可归结为三个要素:有“卡脖子”的点、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特别的结构 。
而从产业链视角来看 , 与其他行业一样 , 下游客户普遍追求高性价比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跨国大厂一般很难满足需求 , 这给本土厂商留出机会 。 但这个模式的弊端在于很难模块化、标准化——这又是横亘在nichemarket和蓝海市场之间的最大沟壑 , 市场估值相对标品往往也会更低 。 对自动化开发厂商而言 , 取得平衡的关键在于:针对特定项目开发的protocol逐步优化成标准模块 , 通过标准化模块的组装满足定制化需求 , 且从根本上降低研发成本 。
至于落地形式 , 当被问及是要选择软件还是硬件时 , 大部分创业者、投资人甚至是客户都将票投给了硬件或软硬一体化 。
借鉴海外成功经验以达索BIOVIA(小分子药)、Benchling(大分子药)等为代表企业则通过自研软件切入实验室数据记录这一市场 , 后者估值已达60亿美金 , 它通过轻资产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形成了业务壁垒 。 但行业人士普遍认为 , 基础设施是生命应用科学的入口 , 设备是形成数据的载体;仅凭着软件工具难以拓宽市场 , 尤其是在国内市场 。
就有投资人告诉36氪 , benchling值钱是因为它从差异化数字化工具切入并慢慢延伸 , 变成科学界和业界几十万专业人士的交流工具 , 里面会沉淀越来越多的模版和数据库 , “这个很值钱”;但在国内 , 做这类工具会“卷”得厉害 , 不仅要拼价格、拼服务、拼客情 , 甲方还习惯定制化 , 大多数厂商可能还没走到PLG(Product-LedGrowth , 产品驱动增长)“就挂了” 。
显见的壁垒
这个业态的壁垒主要反映在技术和团队、客户口碑以及行业认知和积累等多个层面 。
首先 , 实验室自动化也被视作生命科学支持产业 , 涉及生物、化学、材料、电子和机械等多个专业领域 , 各细分行业的产品也经常需要在多个学科交叉应用 , 通常需要复合型团队长年的技术积累才能研发和制造出成熟的产品 。
其次 , 存在客户的选择惯性 。 一般来说 , 下游客户对产品的选择十分谨慎 , 在采购时倾向于品牌认可度高、市场口碑好的工具产品 , 一旦锁定供应商很难再进行更换 。
最后 , 长期来看 , 除了“技术壁垒” , 真正稳固的护城河还来自行业认知、成本优势与产品矩阵 , 这就需要企业扎根场景、不断积累数据打磨产品、快速起量 , 进而有机会实现成本优势;另外 , 为抵御下游客户的周期性风险 , 公司还应当选好赛道、不断完善产品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