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互联网时代直男标配?氮化镓充电器了解一下!( 三 )




▼插头为常见的折叠式设计 , 既方便收纳又不会刮花相邻设备 。

▼充电器重量为 292g, 和大部分 100W 充电器差不多重 。 插在家里墙上的插座上 , 能稳定不松动 。 如果是一些很老旧、比较松的插座 , 建议搭配个插排来用 。

▼和手头的 100W 氮化镓充电器对比下 , 可以看到 绿联闪电π 在这堆充电头里面颜值是最高的 , 体积也相差不大 , 但功率可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了不少 。

▼换个角度

▼叠放在一起可能更容易观察

▼输出插口方面 , 绿联闪电π 提供了一个 USB-A 和 两 个 USB-C 插口 , 从数量来说不算多 , 不过质量较高 , 两个 C 口都能单独提供 100W 的输出功率 , 最下面的插口更能提供 140W 电源输出 。

▼具体的分配功率参照官方说明 , 最下方的 C 口才能提供 140W 极限功率 , 双C 口同时插入的情况下可以满足 两 台轻薄笔电的供电需求 。

▼最后就是线材了 , 附带这条双头TYPE - C 线最大支持 240W 充电功率 , 长度为 1.5 米 , 外裹编制材料 , 很适合用来给笔电充电 , 手机那更是不用说了 。 多说一句 , 这么高功率的线材就算买杂牌也得 70、80 , 算下来这个套装是不是很划算啊 。

协议测试▼两个 C 口支持的协议一模一样 , VIVO 的私有协议再次飘红 。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 小厂还可以踩下雷 , 大厂一般都不敢去碰 。
支持协议:PD 3.0 /2.0、三星5V/2A、QC3.0/2.0、QC4+、SCP、HUAWEI - FCP、MTKPE1.1、PE2.0、 。

▼PD档位:5V/3A、9V/3A、12V/3A、15V/3A、20V/5A , 另外还支持了 5A 的PPS , 不错 。

▼USB - A 最大支持 22.5W 输出 , 支持协议包括 APPLE 2.4A、三星 BC1.2DCP 、三星AFC、QC3.0、HUAWEI - FCP、SCP 22W 。

性能测试▼手头的 Redmi Book Pro 2022 标配 的也是氮化镓充电器 , 不过个头比 绿联闪电π 大多了 , 还只有一个 C 口 。
电量剩余 10% 进行测试 , 先接入下方 C 口(最大140W)功率为 82W , 之后迅速降到 64W 左右 。 功率输出没有达到满载的原因主要是私有协议不兼容所导致 , 看其他 UP 主做的测试 , 给 MacBook Pro 充电实实在在能达到 140W 满载输出

▼开启双考测试 , 功率飙升到 92W 左右 。 这应该是这款电脑的最大输入功率了 , 如果能够支持 PD3.1 的话想来功率会更高 , 所以说 , 终端实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充电头的发挥 。

▼另 一 个 C 口接入 小新 Pro 16 , 同样开启双考测试 , 此时功率下降到 59W 左右 , 两台笔电大概就是 120W 左右 , 和功率分配表数据 十 分接近 。 手头只有一个测试仪器 , 所以这里只能展示 一 个数据 。

▼上方的 A 口接入中兴 Axon 40 Ultra , 让 3 个输出口同时工作 , 140W C 口依然保持了接近 54W 的功率输出 。 三口同时输出的时候 , A 口会和 上方的C 口(100W)分享 功率 , 最下方的 C 口(140W)始终是最大功率输出 。

▼温度方面 , 室温和充电器表面都为 32° , 最大功率输出 10分钟 测的温度为 51° 左右 , 这么小的尺寸 , 这么大的输出功率 , 温度能控制在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 (受限于仪器精度 , 温度测试仅供参考)

小结从 30W 、 65W 、 100W 再到现在的 140W , 充电头功率不断提升 , 使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 站内和我一样喜欢折腾充电头的朋友着实不少 , 记忆中每一次充电头的升级也都能掀起一波换新热潮 。 绿联 闪电π 算是最早开始支持 PD3.1 快充协议的一批品牌 , 独具个性的外形、 恰到好处的尺寸、以及 140 W大功率输出 , 更适合习惯随身携带多种电子设备的用户 。 可以预见 , 后续会有更多品牌会加入这个阵营 , 我也会持续给大家带来此类商品的评测 。